求几个中国人为国争光的故事

烟台西装定制店-烟台结婚西装定制

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的火柴厂就增加到100多家。

1920年11月,上海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

工厂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研究,采用高强度的胶粘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了赤磷面的质量。改进后的鸿生火柴,头大,发火快,火苗白,磷面经久耐用。此后,他们又对生产技术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进,火柴质量一再提高,鸿生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一度还打入了南洋市场。工厂的利润也逐年上升。

1935年7月,刘鸿生首先邀集国产火柴制造同业成立联合办事处,继而以此名义与美商火柴公司达成协定,成立了华中地区火柴产销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火柴生产、销售限制办法。最后,刘鸿生又以中华火柴同业联合会首席代表名义,与日商在华火柴同业会进行谈判。日商迫于华商联合会与华中管理委员会的一致行动,不得不加入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留学海外的侯德榜,带来了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测试各种机器,经过调整改进,终于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解决了大规模制碱的一系列技术难题。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质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这年秋天,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不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而且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1906年周学熙筹建“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好,所以销路很畅。启新水泥很快被全国重大的建筑工程所采用,津浦铁路上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上的洛河铁桥,北宁铁路上的渭水铁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用的都是启新生产的马牌水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马牌水泥建造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无损,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挺立。

外国商人、特别是日本商人为了争夺中国水泥市场,与启新公司展开了一场殊的竞争大战。日本商人仗着日本水泥产量高、质量好,又离中国最近,大量运到中国倾销。为了挤垮启新公司,他们孤注一掷,拼命压低价格。他们的水泥在日本的销售价是每袋2.97两白银,运来中国的运费合到每袋2.5两白银,但他们却以每袋3两白银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每卖出一袋就要亏损白银2.47两。这是一场不见刀光血影、没有呐喊冲杀的战争。启新公司也及时采取了应付措施,将原来每桶的售价2.25两白银降到1.55两白银,袋装水泥从每包1两白银降到0.7两白银。由于周学熙十分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改良,启新公司的水泥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所以日本商人那种自杀式的倾销,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

启新公司的成功,为多灾多难的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光,也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赢得了宝贵的荣誉。

以下关于洋漆:

1929年5月,天津永明漆厂在鞭炮声中开工了。经过3年多的苦战、几百次的试验,陈调甫终于如愿以偿,研制出了物美价廉的油漆新配方。陈调甫把新产品定名为“永明漆”,它成为中国油漆工业的第一个名牌产品,当年就获得了实业部颁发的奖状,不但风行国内,而且美、英、日、荷、德等国的150多家厂商都和永明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永明公司成了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的名牌企业。

陈调甫一天都没有放松过自己的研究工作。1945年,他研制出一种醇酸树脂漆,是我国合成树脂漆中的第一代品种。这种漆才在恢复后的永明漆厂投产成功,陈调甫将它取名为“三宝漆”。这是中国油漆工业中又一个超越西方的名牌产品。

此外还有中国船王卢作孚等就不说了。我最后要讲的是,中国以前是穷,但不白。而且我们当时有比得上日本美国的工业产品。这些比较要横比,不要纵比。现在我们广东人还叫香皂叫“番碱”,不管洋碱国碱一律叫番碱,只是习惯问题。

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12月23日,是我国晚清洋务运动产生的第一家机器造船厂,时任总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力排阻力,改革旧制,大胆引进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任用洋人传授造船、造机技艺。1869年,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 1871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1882年,制造了我国最大吨位铁肋木壳兵船;1889年制造出我国第一艘钢壳网甲军舰。从建厂至1907年,马尾船政经历了从跟洋人学造木壳蒸汽兵轮到1875年辞退外籍技师,自行设计建造舰船,实现了自主建造木壳—铁木合构—钢制舰船的质的转变,共制造出大小船 40余艘,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辛亥革命后,马尾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又创设了飞机制造工程处。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于1919年8月,制造成功了中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1910年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 17架飞机,并培养了我国自己的飞行员。这使福州船政不仅是舰船的发祥地,还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

汉阳兵工厂

(本文只引轻兵器有关资料,汉阳兵工厂尚生产其他大小火炮及炮弹,均略去.)

1890年9月6日,张之洞在大别山下找到厂址,长600丈,广100丈,南枕山,北滨汉,西临大江,与省城对岸。惟需筑地基9尺,并增高堤防以防水淹。即在当地设铁厂,枪厂和炮厂....1895年8月开始小量生产,冬季重建完成,开始生产,仿造德国出品的1888式毛瑟(应是 CommissionRifle,与毛瑟无关),因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为88式,其全称为7.92厘米88式毛瑟。使用圆弹头。同时生产子弹,每月能生产十三万粒。

德国定制八八式委员会及汉阳造

1896年开工生产。第一年生产1300枝

1901年,生产2,500枝,马枪316枝。抬枪53杆。徐建寅试制棉质无烟火药成功.

1904年9月26日,张之洞奏请将湖北枪炮厂改名湖北兵工厂。当时可以日产50枝。子弹12000颗。

1904年,湖北枪炮厂又对88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88式与德M1888式不同点有:德M1888式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

汉阳造88式

1907年陆军部通令各省采购湖北兵工厂。除特殊需要外,不应向外洋采购,一律向汉阳厂购买,并依期付款。该年生产9,000枝

1916年9月8日,陆军部军械司在南苑试放汉阳兵工厂厂长刘庆恩(发明国造半自动第一人)所制造的新枪,名为自装枪。

毛说“解放后”中国才能制造万吨轮,事实是这样的吗?

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 (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

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

中国第一辆汽车:1929年,65马力,载重为1.8吨,沈阳辽宁迫击炮厂。

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

中国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飞机:1919年,甲型一号水上飞机,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至1930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已生产出教练机、侦察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7种飞机。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1920年,排水量14,750吨,时速10.5里,远洋运输轮,美国订单,此后又生产了另外3艘。

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年,广州燕塘广东飞行器公司(第一次升空后坠机,试飞未成功)。

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飞机专业制造厂:1918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

记得上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可是说旧中国“没有一滴石油”,是李四光在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

近代开采延长石油,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陕西巡抚曹鸿勋奏准朝廷,拨银8100两为资<屯垦经费),开办延长油厂,并令知县洪寅为总办。经武汉化验油质,成分特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五日开钻,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第一口油井,初日产量1.5吨。这是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称老一井。此井钻采成功,标志着中国工业开采石油的开始,从此揭开了中国石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油的历史。

独山子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与甘肃玉门、陕西延长同称为中国最早的三大油矿.

1935年,有“中国甘蔗制糖之父”之称的原顺德糖厂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甘蔗制糖厂,这个中国最老、也是最大的甘蔗制糖厂后来发展成现在的顺糖集团

薛广森,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生于顺德龙江。17岁去香港在船厂做工,学成一手出色的机械技术。薛氏借为停泊珠江的英国油轮“青龙号” 检修机械的机会,设法将船上的柴油机全面拆卸,绘出图纸,测得数据,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在1915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柴油机,不久就成批投产,引起国外工业界人士的惊异。

十九世纪清朝末年的1898年,第一台美国“老狗”牌(NEWHOME)缝纫机输入中国;1910年,美国胜家缝纫机从上海、广州等口岸大量输入,很快垄断了这些地区的缝纫机市场。

1928年,上海龙华人计国祯力求改变这种局面,他曾预言:“将来有一天,每家女儿出嫁,都要有一台缝纫机做陪嫁!”于是他开设了胜美缝纫机厂(取名“胜美”是要胜过美国,胜过“胜家”),成功试制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家用缝纫机,开创了中国家用缝纫机工业的起点。

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袁隆平试验杂交水稻等等

舅舅的婚礼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舅舅的婚礼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舅舅的婚礼作文1

 五一劳动节!天气晴朗:也迎来了我舅舅舅妈的结婚喜日。

 我提前一天回到了舅舅家里,五一这一天就是舅舅的婚礼,晚上到家我帮奶奶舅舅包了他们结婚的喜糖,在新房里面看电视吃零食,零食有:土豆仙贝、水果、榴莲干还有坚果……

 第二天早上我被派去了迎接新娘,到了新娘家,新娘的姐姐要新郎闯三扇门,我帮舅舅很容易就闯了进去,舅舅扔了很多红包,新娘这边人员只顾捡红包忘记拦门了,我们进去的时候我也捡了几个红包,舅舅还让我去找新娘的鞋子,找到鞋子吃了一点东西,我们就出发回舅舅家里了。

 到了家里举行了婚礼仪式,婚礼仪式上举行了猜红包游戏,罗舅舅猜的红包都送给我了,最后一个红包主持人要新娘新郎来猜,主持人又说这是个吉祥数字,可有意思了。接着他们拜堂去了。

 家里人山人海,我和小朋友在楼上看着电视吃着零食。下午大伙吃完饭就都走了。我对舅舅舅妈说:祝福你们开心,快乐!

舅舅的婚礼作文2

 这次妈妈带我回姥姥家主要是为了参加舅舅的婚礼。今天一大早舅舅就派车来接我们,我们都还没吃早饭呢,等到了他在烟台的新房后,就先吃了喜饺。

 过了一会,听到鞭炮响,我赶紧跑到窗边去看,原来是新郎把新娘接回来了,下车后新郎把新娘抱回了家。新郎也就是我舅舅,穿着西装,非常帅!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个子很高,也很苗条,非常漂亮!新郎和新娘一块咬面鱼、吃饺子、喝交杯酒,表演完这些节目后,我们就和新郎新娘一起合影留念。

 然后妈妈带我去酒店,酒店就在海边上,所以我们先去海边玩了一会,海边的风很大,浪也很大,海浪都冲到岸上来了。玩完了就回酒店吃饭了。

 吃完饭妈妈和我又急匆匆的赶到车站,坐车回到潍坊。

 这个周末过的真快乐啊!

舅舅的婚礼作文3

 今天是腊月二十六,是舅舅结婚大喜的日子。

 我们全家都去参加舅舅的婚礼,在楼下就听到姥姥家传来了欢快的音乐,看到姥姥和姥爷穿的又好看又整洁,今天的舅舅特别的帅气,身旁围了好多的人,喜气洋洋的,浩浩荡荡的娶亲队伍出发了。我们大家在边忙边玩中等待花车的到来,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便听见楼下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大人小孩一下子都跑到了楼下,新娘子终于来了,打开车门,我们都说:“哇,好漂亮的新娘子呀,”在大伙的怂恿下舅舅抱着新娘子回家了,中午11点58分,吉时一到,婚礼正式开始了,在司仪主持的.可逗人啦,我看到大家都笑的合不拢嘴,我们还和新郎新娘照了全家福,婚礼在整个欢快的气氛下进行完了。

 婚礼结束回到了家里,我跑新娘面前甜甜的叫了一声舅妈,她特别高兴,还把头顶的皇冠和戴的项链都送给了我,把祝福也送给了我,我们都觉得很幸福。

舅舅的婚礼作文4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二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吉祥的日子。小舅舅也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举行了婚礼。

 今天一早,我们就睡眼朦胧的从床上爬了起来。洗漱过后,我们去市场买了点饭,就去三姨姥姥家了。

 到那才8点十几分,到九点才开始。让我们等了四十多分钟。

 济南好富有啊,随着爆竹声,一辆林肯加长缓缓开来,小舅舅和他的新娘走下车来,四位伴郎和四位伴娘排成两队,尾随其后。

 婚礼很顺畅,只是没有音乐,太枯燥了。

 完事后,我们都去了酒店,新娘还要在过一会儿才来。

 酒店也富丽堂皇,名字也很好“金色大厅”。

 进去大厅一看……果然名副其实。外面是闪烁的金色,里面是喜庆的红色。一张张桌子整齐的排列着,一把把椅子围在桌子旁边。

 婚礼很盛大,有好多济南的歌手去唱歌,给他们送上真诚的祝福。

 婚礼结束了,我也要离开济南了,好想再玩玩啊!

舅舅的婚礼作文5

 今天黎明下了一阵小雨,与很小很小的,就像浓雾一样。在去姥姥家的时候,天已经很亮堂了。还没到达目的地呢,就听见喜庆的喇叭声和隆隆的礼炮声。我激动的想:舅舅的婚礼一定好隆重啊。

 到了姨姥姥家,我们先美美的吃了一顿大餐。刚刚参观了一会新房“啪啪啪啪啪啪······”伴随着一阵密集的鞭炮声,盼望已久的新娘子终于来了!人群好像突然“沸腾”起来了!我向窗外望去,穿过密密麻麻的人头,看见一位身穿大红礼服的美女,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门来,这必定是新娘了!今天的舅舅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格外精神,新郎官嘛!就是不一样。他们在司仪的指挥下拜堂行礼,好不热闹!不久舅舅还给我们发了好多喜糖,我的口袋都要装不下了。

 到了下午,我们一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往家返,坐在车上,品着糖块,舅舅的婚礼好让人难忘啊!

舅舅的婚礼作文6

 我和妈妈一起去买了一件小红裙,你猜这条小红裙干吗用的?我告诉你吧,明天我舅舅结婚了,外婆说:“要买一件新衣服,结婚那天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来到外婆家,舅舅的新房很漂亮,床上铺上红色的被子,放了两个木偶,还有各种颜色的气球,墙上也挂满了气球,我就在舅舅的房间里玩气球。我听到外面喊到:“新娘子到了!”我赶紧来到门口迎接舅妈。我大声喊:“舅妈好!”舅妈给我一个大红包。今天,我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端茶给舅妈喝。我端着茶盘,来到新房,请舅舅舅妈喝茶,他们又给我一个红包。

 晚上的时候,我们到葡萄园大酒店喝喜酒。我们边喝着喜酒,边看着投影上舅舅舅妈的照片,还有活动呢。我上去唱了一首歌,还得到了50元的红包。

 今天真愉快!舅舅结婚真有意思,我还得了很多红包呢。

谁有冰心的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中文名: 谢婉莹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出生日期: 1900年10月5日

逝世日期: 1999年2月28日

职业: 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毕业院校: 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

代表作品: 《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笔名: 冰心

18岁的冰心和母亲,三弟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繁星?春水》,以“爱”与“母爱”为主题,表达了她爱母亲的情感。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少年时期:跟随父亲 考进学堂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有“冰清玉洁之心”的意思。被称为“世纪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冰心&她的作品(20张)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7个月时,就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漫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就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 科波菲尔》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大卫 科波菲尔》时,当读到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家出走,去投奔他姨婆的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掰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涟,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在这里,冰心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扶伤的医生。

青年时期:投入爱国学生运动时代潮流

的兴起和五的爆发,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冰心说,是五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其间,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 “冰心笔迹”回忆“五四”1979.3.2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繁星》、《春水》等。

去美国留学,回国后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奈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结婚成家后,继续创作大量优秀作品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 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3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 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说、散文、诗歌各一卷),由北新书局出版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 1936年,冰心随丈夫吴文藻到欧美游学一年,他们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夫进行了交谈,她们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谈论着文学与中国的话题。 1938年吴文藻、冰心夫妇携子女于抗战烽火中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至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到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与全民族共同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艰难。 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丈夫赴日本

1951年秋,回国。1966,冰心在创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部讲演,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在日本期间,冰心和吴文藻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的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活动。冰心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知识分子,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追求光明,永不止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与就有过接触,应约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曾邀请她访问延安,虽然未能成行,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时期,冰心拒绝参加“国大”代表竞选,支持亲属投奔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她身居日本,心向祖国,坚决支持吴文藻毅然摆脱国民党集团的正义之举。

新中国成立后,回国投入各项文化事业中

开始后,冰心受到冲击,家被抄了,进了“牛棚”,在烈日之下,接受造反派的批斗。1970年初,年届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尼克松即将访华,冰心与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人,通力全作完成了《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的翻译。在这段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冰心也和她的人民一样,陷入困顿和思索之中。在十年“”的中,尽管受到不公正对待,她坦然镇静地面对一切,坚信真理一定胜利。她时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祖国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她曾在《世纪印象》一文中写到:“九十年来……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实践证明,冰心是长期与党患难与共的亲密朋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第二次创作高潮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她不知老之将至,始终保持不断思索,永远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54年一届人大福建代表,后排右四为冰心

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她身体力行,先后为家乡的小学、全国的希望工程、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和安徽等灾区人民捐出稿费十余万元。她热烈响应巴金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书籍、手稿、字画,带头成立了“冰心文库”。冰心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经常出访,足迹遍布全球,把中国的文学、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到世界各个角落。她为国家的统一和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1992年12月24日,全国性的社会学术团体冰心研究会在福州成立,著名作家巴金出任会长,此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活动。 1995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八卷本的《冰心全集》,同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出版座谈会,赵朴初、雷洁琼、费孝通、韩素音、王蒙、萧乾、谢冕等出版座谈会并发言,高度评价冰心巨大的文学成就与博大的爱心精神。 为了宣传冰心的文学成就和文学精神,由冰心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提议,经中国***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在福建省文联的直接领导下,在冰心的故乡长乐建立冰心文学馆。内设大型的《冰心生平与创作展览》,冰心研究中心,会议厅,会客厅等,占地面积13亩,建设面积4500平方米,1997年8月25日正式落成开馆。

冰心逝世后,社会各界深切哀悼

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与吴文藻的爱情故事

一、无限之中的偶遇 1923年8月17日,随著一声汽笛的长鸣, 从上海启程开往美国西岸西雅图的"约克逊号"邮轮,徐徐驶出了黄浦江。邮轮上的头等舱位都被中国留学生占满了,这其中就有23岁的冰心。 1923年8月18日,第一天上邮轮的新鲜劲已经过了,冰心突然想起一件同学吴搂梅所托之事来。“她写信让我在这次船上找她的弟弟、清华学生——吴卓。我到船上的第二天,就请我的同学许地山去找吴卓,结果他把吴文藻带来了。问起名字才知道找错了人!那时我们几个燕大的同学正在丢沙袋的游戏,就也请他加入。以后就倚在船栏上看海闲谈。我问他到美国想学什么?他说想学社会学。他也问我,我说我自然想学文学,想选修一些英国十九世纪诗人的功课。他就列举几本著名的英美评论家评论拜伦和雪莱的书,问我看过没有?我却都没有看过。他说:你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是白来了!他的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这次在船上,经过介绍而认识的朋友,一般都是客气地说:久仰、久仰,像他这样首次见面,就肯这样坦率地进言,使我悚然地把他作为我的第一个诤友、畏友!冰心听了这些话,觉得心里七上八下的,极其不平静。可能真的是忠言逆耳,当时,她就深刻地记住了“??吴文藻”这个名字。只是这个名字带“文”的男生,对文艺并没有多大兴趣。吴文藻十六岁时考入清华大学,这次留学美国,是要到新罕布希尔州的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跟其他清华的留学生比,他话不多,更显沉稳。 一直以来,品貌双全的冰心身边从不缺追求者,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冰心就以“静如止水,穆若秋风”而惹人驻足。两个星期的游轮生活也不例外,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大学,冰心一下子收到很多的来信,信的内容像经过集体商议似的,除了表示好感希望多交往,就是说在船上认识你非常荣幸云云。但这个时候,惟独有一个人没给她写信,这个人就是吴文藻。他只礼貌性地写了张明信片给冰心,冰心面对着一大堆热情的信件和一张简短的明信片,当即觉得?吴文藻这个人真特别。而冰心也是个喜欢反其道而行的人,所以,当时给她写信的人她都用了明信片回复,偏偏只有这个写明信片的人,她写了一封信给他。 二、爱在右,同情在左 波士顿与新罕布什尔州相隔很远, 大概要乘七八个小时的火车,两人少有见面的机会,只是常有书信往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冰心肺气枝扩大病复发,住进了沙穰疗养院。异国他乡,病有多痛冰心的情绪就有多低落。虽然期间威尔斯利大学的老师和中美同学以及在波士顿的男同学们都常来看她,冰心还是觉得无以安慰 或许真的该相信冥冥中有心灵感应,那年的圣诞节,吴文藻想趁放年假的机会好好游览一下纽约,当他路过波士顿时停留了下来,本想和冰心有个喜悦的重逢,可是却意外地听到了她生病住院的消息, 不容多想,他与顾一樵等几位朋友专程赶到了疗养院。病床上的冰心看上去花容黯淡,和邮轮上那个俏丽的女子截然不同。病从心生,吴文藻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跟她专门讲了要跟医生配合,要按时吃药什么的话,这样的话换了别人说,冰心大概会觉得平常,但是吴文藻不是在波士顿,而是路过波士顿专程来看她说的这番话,这就有了意味深长的味道。从某种角度说,冰心是从心底开始一点点喜欢并接受这个男人了。 经过半年的疗养, 在吴文藻的安慰和鼓励下,冰心终于在第二年的夏天病愈出院,又回到了令她朝思暮想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爱的力量无疑估量,生病期间,冰心不仅没有耽误学业,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寄小读者·十九》中,她写道:“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是的,从今以后,她愿意在他的爱里随时如花绽放。 1925年, 以梁实秋为首的中国的留学生决定在波士顿公演一部中国戏剧《琵琶记》,并邀请冰心出演一个角色。冰心在激动之余,最想把这个消息和吴文藻一起分享,所以随信寄了张演出入场券。此时,他们已经书来信往了一年多,吴文藻欣赏冰心的清雅,冰心喜欢他的博学,但是谁也没有明确捅破这进一步的关系。冰心是出于女儿家的羞涩不能主动挑明,吴文藻则担心自己的清贫不能给对方以幸福保障。所以,接到冰心这样的信函,吴文藻先是迟疑了一番,最后才决定以学业忙为由推辞了。 3月28日,《琵琶记》在波士顿美术剧院公演了,尽管吴文藻已经明确表示不能前来观看,但冰心还是希望有奇迹发生,希望吴文藻能像自己生病的时候那样,突然意外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舞台之上,她数次向台下张望寻找,当绝望要逼出眼泪之时,冰心在看台里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说不来还是来了,说到底是不忍伤她的心,冰心的惊喜无言以喻。 三、生契阔,与子成悦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冰心与吴文藻有相遇相知的缘,却不懂得怎样去把握,延续这段缘,他们缺少的是相守。机会是为有情人而准备的,这一年的暑假,一次意外的相遇,让他们的爱之繁花瞬间如火如荼。 当时,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规定,学生除了掌握本国的语言外,还必须掌握两门外语才能毕业,冰心选修了法语。于是1925年的夏天,在绮色佳的康奈尔大学暑假学校法语补习班上,冰心看见了同样在选修法语的吴文藻。四目相对,会心微笑,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是你的躲也躲不过”吧。 夏天的绮色佳是一个桃红柳绿的世界,最适合生长蓬蓬勃勃的爱情。这一次,吴文藻和冰心再也不想错过了。在风景如画的刻尤佳湖上,一天,他们又像往常一样荡开了双桨,静静地漂在水中,但吴文藻再也无心流连这湖光山色,他欲言又止,反覆数次,最终鼓起勇气,郑重地对冰心说:"我们可不可以最亲密生活在一起。做你的终身伴侣,是我最大的心愿,当然,你不一定立即回答,请你考虑一下"。 这就是想象中的求爱吗?冰心只觉得自己的心从未有过的快,脸成了一朵红烧云。但是这个男人真的是好,人品好,才学好,放弃了,还到哪里去托付终生?这样思来想去一整晚,第二天,冰心坦诚跟吴文藻说:"我自己没有意见,但我不能最后决定,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最后定下来"。面对冰心认真谨慎的态度,吴文藻表示理解。 如期收获了爱情的红玫瑰,冰心写下了她生平难得一见的爱情诗:躲开相思/披上裘儿/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小径里明月相窥/枯枝/在雪地上/又纵横地写遍了相思。 1926年的7月,冰心顺利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并接受了司徒雷登的邀请,决定回国,到燕京大学任教。吴文藻则决定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冰心回国前,吴文藻特地赶到波士顿,交给冰心一封长信这是吴文藻的正式求婚信,但却不是给冰心的,而是请冰心带回中国,呈报给冰心的父母,请求得到谢葆璋夫妇的应允。 在这封求婚信中,吴文藻先是深情写道 :“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令爱是一位新思想与旧道德兼备的完人。我自知德薄能鲜,原不该钟情于令爱。可是爱美是人之常情。我心眼的视线,早已被她的人格的美所吸引。我激发的心灵,早已向她的精神的美求寄托……我由佩服而恋慕,由恋慕而挚爱,由挚爱而求婚,这其间却是满蕴着真诚。” 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意,已让人动容。这还不算,接着,他又向两位老人郑重发愿写道:“我誓愿为她努力向上,牺牲一切,而后始敢将不才的我,贡献于二位长者之前,恳乞您们的垂纳!”怎么看,这都是一封严肃认真措辞严谨的求婚书,两位开明的老人读到了吴文藻的真诚和朴实,欣然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行了西式婚礼,主婚人是身着黑色长袍的校长司徒雷登。那一天,柔情荡漾的未名湖畔,新郎吴文藻身着深色西装,戴同色系玳瑁圆眼镜,温文尔雅又不失英挺帅气,被花童和伴娘拥在中间的新娘冰心则是一袭白色的曵地婚纱,头戴花冠,手执娇艳的玫瑰花束,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幸福笑意偎依在吴文藻身边。到场嘉宾无不赞他们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这一年,冰心29岁,吴文藻28岁。 四、今生今世在一起 婚后燕园柴米油盐的生活平淡却幸福,吴文藻执着于学术研究,冰心则全力打理他们的小家养育子女。只是“人生的道路上,不但有家难!而且有国忧”, 1958年4月,吴文藻被错划为右派。这件意外的灾难,对他和冰心都是严重打击!后来冰心在文章中写:因为在他的罪名中,有“反党”一条,在让他写检查材料时,他十分认真地苦苦地挖他的这种思想,写了许多张纸!他一面痛苦地挖着,一面用迷茫和疑惑的眼光看着我说,“我若是反党,我到国外去反好了,何必千辛万苦地借赴美的名义回到祖国来反呢?”我当时也和他一样“感到委屈和沉闷”,但我没有说出我的想法,我只鼓励他好好地“挖!”,因为他这个绝顶认真的人,你要是在他心里引起疑云,他心思就更乱了。也正是冰心的善解人意和临危不惧,1959年12月,吴文藻被摘掉了右派分子的帽子。 1983年,他们搬进民族学院新建的高知楼新居,那是一段散漫的好时光,“终日隔桌相望,他写他的,我写我的,熟人和学生来了,也就坐在我们中间,说说笑笑,享尽了人间‘偕老’的乐趣。 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6月27日,吴文藻在最后一次因脑血栓住进北京医院之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他不知道他的莹有多么的心痛和无助,或许他也感应到了只是回天无力,9月24日,吴文藻带着他对冰心的眷与恋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牵了手的手从此再也不能一起走。 比翼鸟最怕孤独,1999年2月28日, 独自孤独地多活了15年的冰心逝世,享年99岁,后两人骨灰合葬,应了冰心“同穴”的遗愿。骨灰盒上并行写着: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这大抵就是世间美丽却无可复制的爱情传奇了,就算变成了风中的骨殖,也要今生今世在一起。

著作目录

著作作品名称 类别 年份 出版社

1. 《繁星 春水》 (诗集)1923,商务. 2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0,商务. 3. 《寄小读者》(通信集)1978,北新. 4.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1,开明. 5 《南归》(散文集)1945,北新. 6《姑姑》(小说集)1987,北新. 7.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2,北新. 8《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9.《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10.《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11.《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12.《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13.《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14.《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小说集)1943,开明. 15.《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散文集)1943,开明. 16.《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诗集)1943,开明. 17.《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18.《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19.《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20.《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21.《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22.《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23.《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24.《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25.《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26.《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27.《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28.《三寄小读者》(通信集)1981,少儿. 29.《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30.《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31.《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32.《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33.《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34.《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35.《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36.《只拣儿童多处行》1981,少儿 ,编至小学语文课本中。 37《我的秘密》1957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2000。 《山中杂记》在美国留学期间,患病在山中修养所创。

冰心的爱

年轻的少女怎么穿旗袍?

长的胖的不能穿太短的旗袍,最好穿中长款,长度在膝盖以下。

身材好的,各种款型都比较适合,短款更显气质和身材。如果个子比较矮,还是短款显修长,颜色最好用浅色。

身体粗壮的

以有袖子的深色旗袍为佳,最好是中袖,能包裹住身体。

穿过膝能盖住腿的,切忌不要不长不短刚好在小腿最粗的地方。

臀部丰满穿旗袍好看,能衬出旗袍的美,还能更显腰细。

臀小

最好量身定做,不然穿上去胯部松大,体现不出曲线。现在有垫臀的内裤,不妨穿着试一下。

旗袍美女

迫不得已写作文

1. 父母也是迫不得已作文

28年前的一个冬天,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是这个家庭的第二胎,盼望有个男孩的夫妻俩尽管万般不舍,还是决定把孩子送人。28年后,她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怀抱自己的孩子,她想起了亲生父母。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只想见见他们,告诉他们:“女儿过得挺好的,你们还好吗?”

母亲紧紧搂着孩子一直哭

1986年12月的一天中午,丁先生从江苏苏州专程赶来西安,与朋友王某和马某碰面。3人从南门坐上了一辆15路公交车,向南开的公交车将他们带到路西侧的一个村子里。3人来到一户人家,这家的女主人在坐月子,怀里抱着幼小的婴儿。男主人则将丁先生和朋友请到附近的饭馆里,商量寄养孩子的事情。

“家里有了大女儿,要不是非得要个男孩子,我也不会把二女儿送给你!”时隔28年,丁先生还清晰记得这家男主人说完这话时泪流满面的情景。这家的女主人是教师,男主人在一家单位工作。丁先生说不了什么话来安慰男主人,他理解此刻一个父亲的心情。匆匆吃完饭后,他们又回到了男主人家。

女主人一直在哭,紧紧搂着孩子不肯放手。男主人劝了她好一会儿,才将孩子抱出来,小心翼翼地交给丁先生。临走时,丁先生答应他一定好好照顾孩子,就像亲生的一样。当天下午,丁先生就带着女婴离开西安,坐上了开往苏州的火车。

没满月的娃火车上染风寒

1986年的冬天特别冷,丁先生匆忙从男主人手里接过孩子,也没有带多少衣被御寒。火车上他把自己能脱下来的衣服全裹在女婴身上,并将孩子紧贴在怀里。然而一路上20多个小时的颠簸,到达苏州火车站时,孩子还是受了些风寒。丁先生与妻子在苏州市儿童医院,悉心照料了一百多天,孩子才逐渐好转。

丁先生是江苏省苏州人,与妻子结婚后一直不能生养。他在公司做采购和外销,跑遍大江南北,一直想要个孩子的他四处托人打听,结识了王某。王某联系到在西安插队的知青朋友马某,由马某牵线找到了这家男主人。

28年过去了,女婴已经长大成人并结婚生子。丁先生夫妇作为养父母,从没有对女儿隐瞒过身世,他们还告诉女儿,在她很小时,亲生父母还来看过她。“我们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他们一家人团聚。”丁先生说,女儿要上班,还要带孩子脱不了身,只好让女婿邓先生来西安寻亲。

亲人很可能在杨家村附近

邓先生来西安已经5天,根据岳父的描述,他坐上了向南开的215路公交车,他觉得这应该就是多年前的15路。据岳父回忆,他在南门坐上15路公交车后,开了没几站,路过一幢航天大楼后下了车。

邓先生据此到附近的杨家村、长延堡村以及长安区韦曲一带的村庄找寻。他不仅去了雁塔区、长安区档案馆查询知青马某的资料,还到医院查询妻子的出生记录。但是28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没有任何消息。 “我们有了孩子后,妻子更加牵挂他们,就想和他们见个面,知道彼此都过得很好。”邓先生说,按照岳父的回忆,妻子的亲生父母很有可能在杨家村附近。

2. 实在迫不得已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烟台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二零零五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烟台市区有美丽的滨海景区,景区内有美丽的音乐喷泉。每当节假日回奏起悠扬的乐曲,喷泉开放出各种异彩的图形,伴着优美的音乐,我们仿佛置身于天宫一般。

烟台有著名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陈列着百年张裕珍贵老酒。市区有南山公园、毓璜顶公园、塔山旅游风景区等,真是美不胜数。有闻名世界的蓬莱阁,栖霞的牟氏庄园,龙口的南山大佛,还有牟平的养马岛,招远 的罗山森林公园等等,使我们尽情的享受古今文化带来的快乐。

每当各地的游客来到烟台,总是感到意犹未尽,依依不舍,流连忘返。

我们身居美丽的烟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建更美好的未来,身为一个烟台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3. 父母也是迫不得已作文

28年前的一个冬天,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是这个家庭的第二胎,盼望有个男孩的夫妻俩尽管万般不舍,还是决定把孩子送人。

28年后,她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怀抱自己的孩子,她想起了亲生父母。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只想见见他们,告诉他们:“女儿过得挺好的,你们还好吗?” 母亲紧紧搂着孩子一直哭 1986年12月的一天中午,丁先生从江苏苏州专程赶来西安,与朋友王某和马某碰面。

3人从南门坐上了一辆15路公交车,向南开的公交车将他们带到路西侧的一个村子里。3人来到一户人家,这家的女主人在坐月子,怀里抱着幼小的婴儿。

男主人则将丁先生和朋友请到附近的饭馆里,商量寄养孩子的事情。 “家里有了大女儿,要不是非得要个男孩子,我也不会把二女儿送给你!”时隔28年,丁先生还清晰记得这家男主人说完这话时泪流满面的情景。

这家的女主人是教师,男主人在一家单位工作。丁先生说不了什么话来安慰男主人,他理解此刻一个父亲的心情。

匆匆吃完饭后,他们又回到了男主人家。 女主人一直在哭,紧紧搂着孩子不肯放手。

男主人劝了她好一会儿,才将孩子抱出来,小心翼翼地交给丁先生。临走时,丁先生答应他一定好好照顾孩子,就像亲生的一样。

当天下午,丁先生就带着女婴离开西安,坐上了开往苏州的火车。 没满月的娃火车上染风寒 1986年的冬天特别冷,丁先生匆忙从男主人手里接过孩子,也没有带多少衣被御寒。

火车上他把自己能脱下来的衣服全裹在女婴身上,并将孩子紧贴在怀里。然而一路上20多个小时的颠簸,到达苏州火车站时,孩子还是受了些风寒。

丁先生与妻子在苏州市儿童医院,悉心照料了一百多天,孩子才逐渐好转。 丁先生是江苏省苏州人,与妻子结婚后一直不能生养。

他在公司做采购和外销,跑遍大江南北,一直想要个孩子的他四处托人打听,结识了王某。王某联系到在西安插队的知青朋友马某,由马某牵线找到了这家男主人。

28年过去了,女婴已经长大成人并结婚生子。丁先生夫妇作为养父母,从没有对女儿隐瞒过身世,他们还告诉女儿,在她很小时,亲生父母还来看过她。

“我们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他们一家人团聚。”丁先生说,女儿要上班,还要带孩子脱不了身,只好让女婿邓先生来西安寻亲。

亲人很可能在杨家村附近 邓先生来西安已经5天,根据岳父的描述,他坐上了向南开的215路公交车,他觉得这应该就是多年前的15路。据岳父回忆,他在南门坐上15路公交车后,开了没几站,路过一幢航天大楼后下了车。

邓先生据此到附近的杨家村、长延堡村以及长安区韦曲一带的村庄找寻。他不仅去了雁塔区、长安区档案馆查询知青马某的资料,还到医院查询妻子的出生记录。

但是28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没有任何消息。 “我们有了孩子后,妻子更加牵挂他们,就想和他们见个面,知道彼此都过得很好。”

邓先生说,按照岳父的回忆,妻子的亲生父母很有可能在杨家村附近。

4. 不想分离,可是迫不得已作文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 我们也将要各奔东西 曾说过的一起永不分离 变成现在的迫不得已 也许曾经是我们太过天真 总以为只要自己坚持 就一定会胜利 时间,真的很短暂 那年我们才刚认识 今年就要说再见 也许是我不懂珍惜 发现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很短 但是,这段日子 有你们陪我度过 我很开心 不管我遇到什么事情 每次抬头看到的都是你们 你们眼里充满了关心和自责 我,很幸运 有你们这样的闺蜜 我,很幸福 有你们陪伴着我 我哭泣 你们给我拥抱 我失败 你们给我鼓励 我成功 你们为我自豪 我会记住你们: 缘,灵,清。

5. 《责怪》初中作文600字

“六年级了,要好好学习,不要再玩电脑了。”在父母对我说的话里面,我记得最牢的就是这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想想一年级时,我还认为高年级对我而言是遥不可及的。现在,我却每天踏入六年级的教室,在教室里听课,写字,过去的我从没想过这些事。

暑假里,我看过圣埃克苏佩里的《战争飞行员》,我永远记得第一章——《我是个奇怪的中学生》,而我,则是个奇怪的小学生。

回忆五年级时,在下课时,广播里播放着旋律优美,曲折的乐曲,我对这些听了五年之久的音乐却是百听不厌,还享受其中。我手握铅笔,不是自动铅笔,我不喜欢这些先进的家伙,我喜欢从一年级时就使用的铅笔,有时我感觉我像个老人似的对过去的事物情有独钟。我一边不紧不慢地写着练习,这是很轻松的习题,并不难。我心里不由的感慨:“这是多美好的日子啊,但愿时间留在这一刻!”

我很明白长大成人的苦楚,我是个古怪的人,在幼儿园时,我不会笑,真的,当别人叫我笑一个的时候,我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苦不堪言啊。在我迫不得已露出一个微笑时,总会听到一个声音——“哎呀,这是假笑啦!”。

我不会笑的时候,我却是个天天开心,极其乐观的人。后来我又经历了各种事物,我终于会笑了,笑的方式却与我幼儿园时所想的不同。当我露出笑容时,总会有人说:“你笑起来其实很漂亮的。”终于得到夸奖了,但我觉得我的笑很虚伪,这明摆着是假笑,又没人看出来,我开始变得不太寻常了,与同龄人而言。

目前早熟人群泛滥成灾,我心想:“呵,这些自以为是的小孩。”但转念一想,是谁让我们变成这副格格不入的模样了?

6.

我请大家到波士顿公园去郊游,大家都发出“啊,你可是个好孩子,上课啦。如果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啊,我们在波士顿公园疯玩了一天,我觉得一股热流往上涌!”大家异口同声的答道,准备接受挨批呢,你们是不是很高兴,端正学习态度,高鼻梁!”殷老师的话音刚落,沸腾起来了,到初中,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好不容易的一节体育课,全班就像炸开锅的开水,看到你们那么多错题;她口直心快!”

镜头二

“同学们好,我来给大家讲讲今天的数学作业题,说,一会瞅瞅东。“同学们。

为了让你们深入了解我们这个大朋友,不笑不说话,期中考试,我们班再次取得好成绩。回来的路上,别以为成绩好就不好好听讲。接着又大声说道“明天是周六,她严肃活泼:“老师,一直等到安静下来,说话总是能让人捧腹大笑。

下课后,才继续她的讲解?大家还埋怨我吗,凭着你们的努力。“殷老师万岁,快上课了!其实我也不想啊;其实大家没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盯着我们,为了祝贺大家,殷老师让我到她办公室去一下。她到底是谁呢,因为我发现同学们好像没理解今天的所学内容,我错了,这就是冬去春来陪伴我们学习五年多的数学老师?她呀!”……“李京洲。

“今天我们的作业中的一道判断题,一会瞧瞧西,长长卷发。

瞧瞧!

镜头一

有一次,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表示抱歉。”说着在黑板上给我们画图演示给我看,殷老师。上次我占用过你们一节体育课!”

镜头三

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放学前她。但殷老师仍和蔼可亲地用她那智慧的眼神,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区别。接着又让我们回顾这两个的概念,开心度是难以想象的,光靠小聪明就不跟不上趟了,心里满是欢喜,我赶紧收心认真听起课来。1轴对称就是指轴对称图形,我急呀,小小嘴,中等个儿。通过这几个镜头,几个胆大调皮的同学就大声嚷嚷开了!”话音还没落!”的高兴声,不妨来欣赏一下她在我们快乐生活中我捕捉的小镜头吧,殷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看,细细眉毛。”殷老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谁不想玩一会儿,就只说这么多。我提心吊胆跟着她来到老师办公室,就是我们的大朋友——数学老师,丹凤眼,一定专心听讲!希望我们期末仍能保持好成绩。没想到殷老师微笑着给我谈心,本周末不留作业外!”“OK:“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最近还在打乒乓球吗,我们班在全校同一阶段荣获第一,有关她的故事很多很多,我因为小考得了一个好成绩!”

可想而知第二天的郊游了,怎么这么不幸呀。大多数都判断的是(√)。上殷老师的课时心不在焉、平易近人……其实,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呀,羞愧地低下了头。正当我正要做一个小动作时。“不要误认为轴对称就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这题的正确答案是(*),为什么要上数学课呀,一个粉笔头扔在我的座位上?”“不埋怨?”“星期六打。如果有不理解的同学还可以问我!”听着殷老师那亲切的话语,我吓了一大跳、爱岗敬业,原来是殷老师发现了我的心思,既然我们不会就要多学多问多勤奋:“李京洲!”我们开心地答道,殷老师满面春风地降临到我们教室,以后的成绩还是靠大家努力,“赶紧回教室,今天的体育课老师有事请假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今天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停顿一下。“可是,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 我们这个和蔼可亲的大朋友呢,三十多岁

7. 《来不及》的作文,写儿时的时候自己的梦想、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来

来不及 不知不觉已过了四年,想起,他走了也有四年了吧。

但脑子里还清楚地记得,四年前的某一天,他被宣判亡。而我们匆匆赶到之后,却无能为力,只有,站在一旁默默地哭泣。

我连他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着,当时,我还坐在教室里,一种不祥的预感一直袭来,是他吗,是他出事了吗,一直到,放学,元方哥哥告诉我,我才明白,原来是,他走了。 赶到医院的时候,他的眼睛已经永远的闭上了。

他的手脚,还带着余温。那个时候我还小,不懂得人走后一阵子身上还会带有体温,只是认为他又在贪玩了,一定是装出来的,一直喊了他的名字很久很久,一直到,元方哥哥告诉我,他再也醒不来了。

我才明白,他走了吗?他就这样走了吗?怎么可以那是我第一次直视亡,看着我的好朋友就那样躺在冰冷的病床上,无论身旁的人怎样呼唤,他都听不到了。 他说过,要天天弹钢琴给我听,可是自从他生病后我就再也没听过他弹奏 他说过,要亲手画一幅画给我, 他说过,要和我一起种一棵小树,等到我们长大以后就在这棵小树前照一张相片 他说过,要陪我躲过每一个生日, 他说过。

当他就这样一去不复返的时候,我固执的认为,他失约了。 回到家里,对着照片哭了很久很久,照片上那个安静、忧郁的王子已经不在了,忽然想起,是从什么时候没听到他叫我的小名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他得了那种可怕的病开始的吗?还是,更长一些。

想起,后来,他不再像曾经那样嚷嚷着我的小名了,而是很宠溺的叫我:傻丫头。 一个星期以后,元方哥哥递给了我一封信,说是他在生前写给我的。

未拆封,泪已滴落满裳。我是最后一个知道他生病的,都怪我太傻,一直没发现他的脸色越来越不对,他告诉我要幸福的含义,一直到后来,我才懂,不过已经太迟了,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安静王子已离我远去,离开了所有爱他的人,到了那个叫做天堂的国度。

我在花圃前种了一棵小树,一棵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小树,取名为:天堂的微笑。 现在,他已经走了四年了,小树也渐渐长高。

每年,每年我都会回去,在花圃前站很久很久,看着那棵只属于我们的小树,然后,想起那个人,那个说过要和我一起照料这棵小树的人。 今年,我又想起了他。

1。来不及绽放我是夜空灵动透澈的星,来不及闪耀,便淹没在满天乌云里。

我是梢头含苞若梦的花,来不及绽放,便凋落在破碎空气中。———题记离家小孩不再流光溢彩“叔叔,买朵花吧!叔叔,买朵花吧!” “阿姨,给我一块钱吧,阿姨!” 稚嫩沙哑的声音回响在城市的许多角落。

“去去去,走开!走开!” 人们烦躁地哄赶,嫌恶并且冷漠。 在西装彩妆覆盖下的人们的心灵空洞贫乏,一如繁华外表下的萧索的城市。

左手天堂,右手地狱,中间是流离失所,绝对凄厉。 “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冰心这样说,可是生活的困苦现实的残酷早过地侵蚀了这些不幸小孩幼小的灵魂,他们的泪水在破裂的家庭和稀释的亲情间倾泻,他们的泪水在糙米和难耐的饥饿中肆虐。

他们迫不得已在城市的边缘苦苦挣扎。 伤逝掉童稚的瘦脏小脸,不合身不合时令的凌乱衣裳,只有在卖出一朵花或讨得一块钱才闪过一丝喜悦的空洞麻木的眼睛和那合起的黑乎乎的小手。

这一切与充斥着霓红的城市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却又这般流畅并理所当然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人潮涌动的广场一遍又一遍生动地演绎,没有人会去留心和在意,没有。 遗失了爱的孩子啊,你们应该是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天真地撒娇,蕴育未来的梦想并对生活充满希望,你们应该是在幼儿园或是小学课堂里流光溢彩地跳起来又落下去并大声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生命明媚的晨光。

是谁,是谁把你们仍在汹涌的街头?是谁,是谁偷走了你们天使般的笑脸?是谁,是谁教会了你们忍受白眼用力气讨?是谁,是谁淹没了你们脸上那两尾灵动的鱼?我是夜空灵动透澈的星,来不及闪耀,便淹没在满天乌云里。 我是梢头含苞若梦的花,来不及绽放,便凋落在破碎空气中。

———题记离家小孩不再流光溢彩“叔叔,买朵花吧!叔叔,买朵花吧!” “阿姨,给我一块钱吧,阿姨!” 稚嫩沙哑的声音回响在城市的许多角落。 “去去去,走开!走开!” 人们烦躁地哄赶,嫌恶并且冷漠。

在西装彩妆覆盖下的人们的心灵空洞贫乏,一如繁华外表下的萧索的城市。左手天堂,右手地狱,中间是流离失所,绝对凄厉。

“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冰心这样说,可是生活的困苦现实的残酷早过地侵蚀了这些不幸小孩幼小的灵魂,他们的泪水在破裂的家庭和稀释的亲情间倾泻,他们的泪水在糙米和难耐的饥饿中肆虐。他们迫不得已在城市的边缘苦苦挣扎。

伤逝掉童稚的瘦脏小脸,不合身不合时令的凌乱衣裳,只有在卖出一朵花或讨得一块钱才闪过一丝喜悦的空洞麻木的眼睛和那合起的黑乎乎的小手。这一切与充斥着霓红的城市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却又这般流畅并理所当然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人潮涌动的广场一遍又一遍生动地演绎,没有人会去留心和在意,没有。

遗失了爱的孩子啊,你们应该是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天真地撒娇,蕴育未来的梦想并对生活充满希望,你们应。

8. 写一篇亲身经历危急时刻的作文

记得去年寒假的一天下午,奶奶买完菜拖着疲倦的身子回来了。奶奶很累,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便走到衣柜前,边拿衣服边对我说:“晴晴,你先看会电视,我很累,去浴缸泡泡。”我大声应道:“哦”说完,奶奶便走进了浴室泡澡去了。

我很快被电视里的动画片给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突然觉得家里特别的安静,我心想,奶奶不是回家了吗?哦,对了奶奶去泡澡还没出来,不对呀!奶奶进浴室都两个小时了呀!我感到很奇怪,便跑到浴室门前直敲门,可奶奶不出声,我用耳朵紧贴着门,只听见里面的水在哗哗的响着。我心里既感到奇怪又感到害怕,便用力地直拍门,可是,奶奶还是没有出声,我迫不得已,只能推开门,门一打开,一阵刺鼻的煤气味直往我的鼻里钻,浴室里雾气腾腾,只见奶奶昏在了浴缸里。看到了这个情况,我愣了一下,心里非常的害怕。突然,想起爸爸教我遇到这种紧急时刻的处理方法,我马上跑去关煤气,打开窗户,把水关了,再把奶奶扶到大厅的椅子那,便跑到电话机前,拨打了120救护车后,连忙打电话叫爸爸妈妈回来。很快,救护车来了,爸爸妈妈也赶回来了,奶奶被送到了医院……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危急的事情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

9. 请以《不该丢弃的

一、不该丢弃的传统文化 泱泱大国,中华上下五千年;滔滔文化,汇聚中华。

——题记 曾记否?草、行、楷、隶书;曾记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曾记否?唐诗、宋词、元曲文化。 草、行、楷、隶 是谁在执笔下书草、行、楷、隶? 当今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会写草、行、楷、隶书了,这些汇聚了几千年的文化就这样消然沉寂了,我们用电脑打字,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却将他们冷落了。

我们在忙碌的时代生活中为追求快,追求便捷,将它们抛弃了,我们的祖先一次次改进,一次次用心去将它们创造出来,我们却把他们抛弃了。 一次,我问上小学五年级的妹妹,什么是草、行、楷、隶书,她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摇了摇头,我不禁哑然,这些悠久的文化,我们能舍弃吗? 笔、墨、纸、砚 深夜执笔在灯下,飘飘洒洒下几个毛笔字是何等舒适啊,可我们,不能了。

我们盲目的追求时尚、前卫、个性,却把我们的传统给遗忘了,何时才能再铺纸疾书,让刚劲秀美的字跃然纸上。 笔、墨、纸、砚,它们经历了五千年的挑战,到了我们这一代,却……难道,我们就可以舍弃么? 唐诗、宋词、元曲 听,是谁在吟那“水光潋艳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谁在吟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谁在吟那“黄藤酒,红酥手”? 是他们,是李白,是苏轼,是李清照,是李商隐,是……是他们,是唐诗,是宋词,是元曲,咳,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积淀! 二、不该丢弃的自尊 现在的社会,人人都提倡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而有的人却因为眼前利益而放弃这所谓的一切,丢掉这本不应丢掉的东西,而他却浑然不知。

不知不觉地,想起几天前的一件事: 这一天,妈妈让我去买东西,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坐在地上,身上的衣服破碎不堪,光着脚,皮肤粗糙得已不成样子,戴着一个黑色的眼镜,拿着一根弯曲的拐杖,照这样看来,他应该是一个盲人,在他的面前放着一个破碗,里面大概有几十元钱,难道他在以乞讨为生吗?他没有亲人或孩子吗?一连串的问号围绕着我,便忍不住要上前询问。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得体的叔叔给了老爷爷100元钱,并向他询问了我所困扰的问题,听了他们的对话我才知道,原来老爷爷的老伴在去年就已去世,而孩子也出了国,没有再回来,他自己又是个盲人,不能自食其力,所以迫不得已才来讨饭。

听到这里我十分感动,等那位叔叔走后,我便攥着仅有的五元钱向那老爷爷走去。可就在这时,老爷爷也起身转进了巷子里,我便十分好奇地跟了上去,只见那位老爷爷摘下眼镜,从碗里拿出钱来一张一张的细数着,好像生怕少了一张半张似的,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他是个骗子,根本不是什么盲人,而他的那些故事呢?也是编出来的吧。

就在我还余惊未定时,他已经把钱数完收好,捧着空碗继续坐在原地乞讨着,看他戴着眼镜,拿着拐杖的样子,实在像一个小丑,而更可怜的是我们都被他的外表给欺骗了,而且还因心软施舍给他钱。 想到这里,我愤愤的走到他的面前,对他说:“好好这样做下去吧,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有多可笑。”

说完把我仅有的五元钱扔到他的碗里,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留下的只是他迷茫的眼神与孤单的背影…… 就在回头的那一刻,我哭了,不知道自己落泪的原因,只知道心里痛得很难受。 那个老人贫穷不是因为他的物质生活不够充裕,而是因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了多少存款……因为他丢掉了自己的自尊,他把自己的自尊当作货品出售,只不过,他做的是赔本生意。

自尊,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它往往会引导你走向成功,所以,请不要丢弃它,因为它无价…… 三、不该丢弃的文化 古往今来,悠扬文化,而今,去了何方? ——题记 浩瀚如云,那一首首绮丽的佳篇不知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佳期如梦,那一阕阕仄仄平平的诗词不知动容了多少人的意愿;凝眸望远,那巍峨巨章,滚滚词藻,不知激荡着多少壮士。 ——可如今,如今的地球村,便轻而易举地开工动土,将流淌了几千年的悠扬打断根茎,让现代,真正现代了。

饿文人的世纪 当不能再花前月下,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沧海桑田时;当那摇落漫天芳华的梧桐兼细雨不再映入眼帘时;当峨冠博带,长袍轻袖已成齑粉时——疲惫了的心,该怎样才能释放? 没有去处!人, *** 裸的暴露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没有去处! 文化,又岂是说去就去的,古往,又岂只是高楼大厦堆砌而成的? 季羡林大师曾倡议“国学”乃根本。中国的根,便在这儿,中国的魂,本就于此。

古今多少事。悠悠,切莫让,文人骚客,在其心之初,梦之萌的地方,画上休止符。

没有诗歌的世界 我念,那红酥柔夷,香脂粉腮,定是难得的尤物;我信,那一枚红叶寄相思,蜀女的爱连梧桐叶也载不动的刻骨铭心,定是时空再移,也难再有的佳话;我怜,桃花血泪,落红流水,定是咳断了心肺,也诉不尽哀怨的相思——五千年,便就锤炼了多少凄艳、哀绝的佳话。 这些,你舍得丢吗?舍不得! 钱钟书不知倡议过多少次了,王国维大师也不知提过几遍,就连最“潮”的袁腾飞教授也倡议——人之根本,树之种粒,文化,丢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