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石子饼及其他

翼城服装定做厂-翼城针织厂

中秋.月饼.石子饼及其他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年的中秋节,是我和老伴自2007年11月,来大连定居后,在大连过的第五个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我和老伴去了小儿子家,同他们一起过节。八月十四这天,儿子儿媳先后来电话,说明天是中秋节,让我们去他那里一起过中秋。并说还要请大家观看孙女珠珠的钢琴演奏,这样也热闹一些。我们同意了儿子儿媳的安排。我对老伴说:“孩子们这样安排,有他们的想法,儿媳是独生女,亲家现住在咱儿子家,如果儿子三口过来,和咱们一起过节,亲家老两口,就会感到孤单、寂寞。我们应当理解孩子们的这种心情。”老伴同意我的看法,她说:“接到孩子的电话,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中秋节在哪里过无所谓,只要大家都愉快就行。”

中秋节当日早饭后,我同老伴乘“乐购”的班车去儿子家。刚进家门,孙女珠珠高兴地赶快迎了上来,也不再练琴了,随后拿出她的各种玩具和爷爷奶奶玩。儿子儿媳下厨,忙碌地做了一桌饭菜。亲家和我们边看电视边聊天。中午大家欢聚一堂,饮酒谈笑吃海鲜,一派愉快和谐的气氛。饭后,珠珠穿上去幼儿园表演的服装,给我们表演弹钢琴。演奏前,自己先报幕,报出表演者的名字及演奏的曲目,还有模有样。她一共弹了七首曲子,每奏完一曲,我们热烈鼓掌,给孩子以鼓励。虽然是一些简单的曲子,但对初学钢琴不到一年的五岁的孩子来讲,已是难能可贵的了。大人孩子都十分愉快。

珠珠钢琴演奏结束后,我们一起下楼,在小区广场、花园、小桥溪水等景观处照相留影,作为节日留念。照完相后,儿子把照片传到网上,又经“云盘”传到我的电脑上,使我和老伴当晚就能欣赏到照片。在儿子家用过晚饭后,我们便返回家中。因我和老伴,平时晚饭后都要出去锻炼,这已形成了习惯。所以,从儿子家回来后,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喝了口水我们便下楼,老伴去做健身操,我仍旧去海军干休所大院健步走锻炼。

这时,月亮已升到天空的东南方。今夜天空晴朗,月明星稀,正如唐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今夜的月亮又大又圆。这使我想起近日大连的《半岛晨报》上的一则报道,说是人们都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也不尽然。据测算统计,自1987年至今的26年里,“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有14次。而还有12次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年便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我行走在梧桐树下的林荫道上,月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照在我的身上、脸上、洒在地上。真有点王维的:“明月松间照”的感觉。当走到空旷处,看那明月,洁白如玉,似如银盘。月光如霜撒大地,月光下的人影十分清晰,宛如晴天日光下的人影。我对月凝视,思虑万千,把我带回到那遥远的儿时。

我小时候对中秋节,印象较深的一点是月饼。现在过中秋节,无论大人小孩,对吃月饼都会感到是件很平常的事。超市里的货架上,包装精美的各种档次的月饼琳琅满目。今年中秋节,我和老伴在大连的熟食品批发中心,买了某食品厂刚刚加工出的“五仁”月饼,又在沃尔玛超市,买了用塑料盒,单装的草莓味、哈密瓜味的各种水果馅的月饼。儿子儿媳还用自家的烤箱,烤制了鸭蛋的蛋黄月饼。这些月饼质量可以说都不错,但如今我和老伴都上了岁数,对这些上好的月饼却不敢多吃。主要是现在的月饼糖多、油多,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影响。所以,我和老伴也只能是少吃点,尝尝味道而已。

我小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人们生活都比较贫困。那时我们也不例外。所以,每年的中秋节,不一定都能见到月饼。有时中秋节,家中只能买一斤月饼,那月饼是八个为一斤重。以前的秤是“十六两制”的,每块月饼为二市两,我们叫二小两。月饼是放成一摞的,用一张绿草纸把它卷成一卷,上面有个方块小红纸算为标签,然后用一截纸绳捆上。那月饼的质量很差,表皮为白色,基本上没有油。月饼的馅也不像现在的月饼,里面有核桃仁、花生仁、冰糖、青丝玫瑰、葡萄干等。那时的月饼里面只是有点糖,有的有点青丝玫瑰,老人们叫青红丝。我记得那青丝吃在嘴里,有点淡淡的中药材的味道。就是这样的月饼,因家中人口多,一人也划不到一块。而且还要等晚上月亮升起,在院子里敬献了月亮以后才能吃。母亲只好把月饼切开,分给我们姊妹几个一人一小块。

当时为什么要敬献月亮,老人们没有讲过,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小时候听老人说儿歌:月蔑(即月亮,为山西翼城方言,‘下同’)亚亚,(爷爷)照着娃娃,娃娃脸上有垢痂,(污垢)“马到且到”(明天早上)就洗啦。老人们指着月亮上的黑影部分说是山、是小兔。所以,那时我们就认为月亮上有山,山里有老爷爷模样的神仙。慢慢长大后,才听说了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传说故事。

有时年景不好,家中无钱买月饼,母亲就自己动手做。她把干面在笼屉上蒸熟,里面掺少量的糖,有时放点炒熟磨碎的芝麻,就成了月饼的馅。把和好的面揪一块,擀的大小同包子皮差不多,里面包上馅,放在木制的月饼模子里压一下,轻轻磕在案板上,便成了月饼。那时又没有烤箱,母亲就用鏊子,像烙饼一样两面翻烤一下。因月饼里包的面馅是蒸熟了的,所以把外皮烙熟就行。自制的月饼质量虽低,但比买的月饼数量多些。在那时,连白面都很少见到的年月里,能吃上自制的月饼,也是件非常奢望的事了。

小时候过中秋节,印象较深的还有“石子饼”。在山西晋南我们家乡翼城县,过中秋节还有制作石子饼的习俗。家乡人把石子饼叫做“圪篮套”,这里只取其音,至于“圪篮套”是哪几个字,没人能够说得清。如今人们都统称石子饼,因为这样叫法比较大众化,易懂好记。制作石子饼,首先要有石子。人们到河滩里,拣指头蛋大小的圆形河卵石。拣回来后,把石子洗净,待晾干后,用蘸有少量油的油布,把石子擦一下,为的是做饼时,石子不易沾在饼上。其次,是做饼。做石子饼,需要用发面,像做烧饼一样。把发好的面,弄成烧饼大小的剂子,里面包上糖或油盐小茴香,把它擀成烧饼大小就行。最后一步就是烙饼了。烙烤“石子饼”不能用鏊子,因为鏊子的沿儿较浅,一般都是用一个沿儿较深的平底大铁盆。在院子里垒个土炉灶,把盛着石子的铁盆放在炉灶上,用树枝等比较耐烧的柴禾,在铁盆下面烧。只能用烧柴禾的方法,像现在用电或液化气,恐怕都不好使。当然,烧柴禾的火力比较强,那火也较均匀且经济节约。

铁盆放在土炉灶上,要大火、旺火,烧大约个把小时,铁盆的底部已全部烧红了,铁盆里的石子烧的烫手才行。这时,用一个铁勺子,把铁盆里的热石子舀出一半,放在灶旁带耳朵的小铁锅里。然后,把铁盆里剩下的石子用铁铲子摊平,把做好的饼放在铁盆里的石子上。大的铁盆可放五六个饼子,把饼放好后,再把刚舀出的那一半石子倒在铁盆里,把石子严严实实地盖在饼的上面,不让面饼露出来。大约过七八分钟左右,就可把盖在石子里的饼取出来。用同样的方法,把饼翻个个儿,再用石子埋起来,过三五分钟,饼就熟了。因为这饼完全是靠石子把它烤熟的,所以与铁鏊子烙出的饼截然不同。“石子饼”从外表看两面金黄,吃起来酥脆香甜,口感别有风味,普通的烧饼是无法和它相比的。

那时农村生活水平低,家中的白面较少,所以制作石子饼,只能做少量的白面饼,而大部分是用黑面。农村中自己用石磨磨面,一般磨三遍。这样磨出的面黑白适中,也不算浪费。但困难时期,人们总想多吃一口,所以磨面时,就四遍五遍的磨,把小麦的皮都磨碎了,把本来应当留给牲口吃的麸皮,人也给磨成黑面吃了。因此,做石子饼就多用这样的黑面。就是这样的黑面做的石子饼,那时我们也觉得,与棒子面窝头相比,也要好吃的多。当然,农村家中光景好一些的家庭,做的白面饼就多一些。而且,有的还在面里边烧点油。这样做出的石子饼吃起来酥脆,非常适合上了岁数和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吃。

那时农村虽然生活水平低,但中秋节前大部分人家,都还是要做点石子饼。你从村子里的街道上走过,总会听见各家院子里,哗啦哗啦挖石子的声音,那一定是在做石子饼。母亲那时做石子饼,除了做较多的黑面饼,让家人自己吃外,也要做少量的白面饼走亲戚用。同时还要做一摞白面饼,晚上同月饼一起,摆放在院子里的小桌上敬献月亮。那一摞石子饼有七八个,底下的那个最大,直径有七八寸,然后往上一个比一个小,摞在一起,似如一个宝塔。最顶上还要做个小面兔,用筷子把面兔插在这摞饼的顶端。敬献完月亮后,我们都想吃那顶上的小面兔。

我们家乡翼城县,还有中秋节后走亲戚的习俗。那时走亲戚没钱买礼物,所以就用石子饼作礼物。去亲戚家,一般都拿石子饼,有的拿七个,有的拿十个。由于白面紧缺,所以亲戚拿去的白面石子饼,大都自己舍不得吃,而是再拿着去跑别的亲戚。说到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我们村有个媳妇叫翠玲,她姐妹仨,翠玲是老二。她的姐姐妹妹,都嫁在不远的邻村。这年过了中秋节,翠玲拿着自己做的石子饼,去看她姐姐。这石子饼她姐姐舍不得吃,过了几天,便拿着翠玲带去的石子饼,去看她的三妹。三妹也没舍得吃,两天后,又带着石子饼,来看她的二姐翠玲。妹妹走后,翠玲看那石子饼,上面还是自己点的红圈,便知石子饼还是她亲手做的。她想,这饼我给姐姐拿去了,妹妹又给我拿了回来。这石子饼,周游了六七天转了一大圈,又来了个物归原主。如果不是家中困难,谁又会这样做呢?心中真有点说不出的滋味。这确实是那时候,人们贫困生活的写照,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在我们家里,中秋节后,母亲把敬献月亮的那一摞宝塔形的石子饼,用索绳穿成一串,挂在窑洞里的横梁上。为的是怕老鼠祸害,也怕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们,提前把它吃了。到了冬天那些石子饼,已干的咬不动了,那时基本上再难见到白面。母亲过几天就拿下来一两个,用刀或小锤子把那干石子饼,弄成花生大小的块,给每个孩子的衣兜里装两把,让当零食吃。如同现在小孩吃锅巴、虎皮豆、巧克力一样。所以,石子饼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象。我自入伍离开家乡20多年,再也没有吃过母亲亲手做的石子饼。有一年,爱人去部队探亲,正值中秋节后,她给我带了几个石子饼。战友们见了都感新奇,不知饼上的小坑是怎么弄的,有的说是用指头一个个摁的吧,他们吃后都觉的味道不错。

我从部队转业回到侯马市,当时住的是平房,自家一个小院,我们在院子里,垒了个土炉灶,回翼城老家,在河滩里拣一些小河卵石,老伴亲自做石子饼。那石子饼是现做现吃,的确口味不一般。自己做的石子饼,比买的虽然好吃,但做起来费时费力,所以不能经常做,偶尔做一次解解馋。后来,爱人发现侯马市的街上,有翼城人在卖石子饼,而且还是现做现卖。他们是用一个大油桶做的炉灶,下面的炭火很旺,做出的石子饼,质量还可以。老伴在侯马证券营业部炒股时,中午有时不回家,就买两个充饥。下午回家,有时也给我带俩石子饼。

自来大连后,就再也没有见过石子饼。去年上半年,我回山西办理工资卡手续,顺便回翼城老家看了看。在返回路过县城时,发现路旁有家卖石子饼的,那饼做的还行,只是较薄一些。当然,做买卖首先考虑的是利润。不过那饼也只是五角钱一个,价钱也算合理,有甜的、咸的、原味的。我一下买了20元钱的饼,卖饼者听说我是翼城老乡,要带他们的石子饼去辽宁的大连,还特意多给了几个。我把带回来的石子饼,给亲家拿去一些,让他尝尝。亲家吃后赞口不绝,连说:“好吃,好吃。”并说山西的面食名不虚传,他曾在电视上看见过山西的石子饼,但没有亲眼见过实物,现在吃了,觉得就是比烧饼好吃的多。

为什么山西人对石子饼,情有独钟呢?我想,这也同中秋的月饼一样,圆圆的石子饼,可能是老一辈人对阖家团圆的一种祈求,对平安、团圆、幸福的一种期望。我小时候,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往往难以填饱肚子,更不敢奢望有什么好东西吃。所以,对中秋节印象较深的,就只有月饼和石子饼,这些和“吃”有关的东西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秋节也有了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当兵离开家乡后的那些年,基本上没有同家人一起过过中秋节。所以,中秋节在我的记忆中,不再一味是“吃”,而是又多了千丝万缕的思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唱,既直白易懂,又那么情思悠悠。这使我想到了小时候,故乡的农家小院,使我想到了我从军时,进驻的山区乡村。我记得,在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驻训时,在那近似边关的长城脚下,过中秋,望明月,思亲人,还真有点:“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宋人谢逸《江城子》)的感觉。思念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子、父母亲人。当读到唐代山西蒲州人,卢纶的思乡诗句:“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时,更增添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为此,当时我也写了不少关于中秋的诗词。每当中秋之夜,看那如镜的明月,虽然时间不同,地点各异,但年年岁岁,明月仍高挂天际,并无多大差别,但时间却在悄悄地流逝,人也发生着变化。回想父母早已作古,我们也年近古稀,觉的真是光阴似箭,人生的短暂。李白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话虽这么说,但不免有几分的伤感。

如今,我同老伴虽然和小儿子一家,都在大连居住,但故乡仍有亲人。而且,我大儿子一家四口,还在山西省城太原,远隔千里。所以,中秋佳节仍有思念和牵挂。好在如今有互联网,可以同儿孙同家乡亲人在网上视频对话,聊解相思之情。人们常说:“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人口全。”那也是在远古的农耕时代,全家人在一起,在那门前左右的土地上刨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秋之夜欢聚一堂,那是可以的。在如今较为发达的社会里,交通、通讯,日新月异,地球正在逐渐变小。一家人不可能在同一省份,同一城市,甚至在同一国度里生活、工作,往往远隔千里、万里。

现在国家规定了“十.一黄金周”放假,而中秋节也就在国庆节前后,如遇“两节”相近,放假时人们可以利用长假,相聚过节,但毕竟是离者多,聚者少。但细思量,中秋佳节,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平安幸福,相聚多少,倒也无所谓。还是苏轼说的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012年中秋

?于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