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工业摇滚?谢谢!

中国好鼓手定制衬衫-中国好鼓手

一般人早已清楚的知道,ROCK&ROLL这个词,是50年代时在克里夫兰地区的电台节目主持人Alan Freed所创。不过,后来,他的声势被Bill Haley & His Comets 合唱团所唱的“绕 右”(Rock Around the Clock)取代。这是 Bill Haley 1952年出版的"Rock-A-Beatin Boogie"的延伸。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大家都来摇,摇,摇,大家都来滚,滚,滚"。不过,他可不能宣称"摇,滚"这两个分开的字是他第一个用的。根据资料显示,早在30年代,就有人用过Rock&Roll,不论在歌名或歌词内。那时,这两个字代表了有一段好时光,或者与性有关。

1939年,Buddy Jones录唱一首"摇滚妈妈"(Rocking Rolling Mama),其中他有一句大吼着:"I love the way you Rock and Roll"。 1944年,对猫王曾有极大影响的 Arthur "Big Boy" Crudup 录"RockMe,Mama"歌词中也有类似的词。

1947年,Wild Bill Moore录唱了"We're Gonna Rock, We're Gonna Roll"。到50年代,也至少有三首有摇也有滚的歌。 1950年,Lilson Jackson唱的"Rocking andRolling",1951年,Dominoes合唱团唱了"Sixty Minutes Man",歌词中主唱以低音唱出"I Rock, em, I Roll eu, an night long", 1952年, M。Waters有一首叫"All MightLong"(印刷如此,但疑为Night)的歌,其中有着"Rock Me Baby, RollMe,Wagon Wheel",由此可见,这两个字过去的使用率算是相当高的。

然而,主持人Alan可以说,他用了Rock&Roll这个词,并且使年轻人的音乐一下子红遍各地。1952年,他把原名Record Rendezvous(与唱片约会)的KYW电台节目,更名为the MoondogRock & Roll House Party,他之所以敢那么做,是因为他看到不少年轻人在他的节目广告的唱片行购买黑人的R&B歌曲唱片,于是Alan试着在他的节目中播放黑人歌曲,他只想看看大家反应如何,没想到是出乎意外的受欢迎。

约1954-1956年间,R&R取代了R&B,Alan推出的演唱会门票也很快卖光,听众已经不在乎演唱者的肤色了。历史上第一张摇滚畅销唱片是1954年,先由The Chords唱红,再由Crew Cuts重唱的Sh-Boom(Life Could Be A Dream),由于Chords是黑人,美国一些5万瓦以上发射功率的电台拒绝播出黑人的R&B歌,所以,便宜了白人的乐团Crew Cuts,同一首曲子的重唱版本反而得到了流行歌排行的冠军。

1955年,Bill Haley的Rock Around the Clock,仿佛是摇滚乐的警报拉起,一次革命展开了!猫王Elvis在1956年出现。Rock&Roll从1920年以来,便经由黑人的节奏与蓝调音乐R&B,影响着美国的流行音乐,它引发的改革有下列几项:

1、吉它,这个在Blues与Country中被使用的主要乐器,取代了钢琴,成为流行音乐中的主要乐器之一。特别是后来的电吉它。

2、小型的,电化的乐队,取代了以弦乐,管乐,簧乐等部分组合成的管弦乐团。

3、过去大唱片公司控制流行趋势, A&R人员,好莱坞(西部)或百老汇(东部)的出版公司手操歌手。独立的唱片公司制作公司纷纷成立并且被看好。

对于只知道金属与朋克的乐迷来说,或许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的摇滚乐已经难以呼唤起他们的热情,那种呼唤爱与和平的精神本质亦显得不合时宜。但是,特别对于从根本上对摇滚乐缺乏认识与了解的中国乐迷来说,对经典摇滚乐的疏离仅仅是时间的作祟与对时尚无脑的盲从。

在某种意义上,摇滚在六十年代,业已在西方达到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极限高度,这时的极限并非指音乐本身,而主反映它的文化功能与精神内涵;音乐上,亦给当今几乎所有的摇滚音乐范畴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从七十年代中后期的摇滚发展到今,人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对前辈们所做所为的模仿、消化、补充、完善、伸延、重现,甚至是一种追赶;当然亦有小群的背叛与游离。

那些已如恒星般耀于宇宙的经典乐队现今已基本完善了自己的星系,即是说,任何一支七十年代以后无论这是在做最先锋的实验音乐还是做最媚俗的流行摇滚的乐队,如果假设他是标图上的某点,那么该坐标的原点一定是某支六十年代的乐队。这支乐队的名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如雷贯耳的----就算以前默默无名,随着几十年蒙蔽尘灰的湮灭,它们坚定而无锈的姓名一定会凸现而出。而当这些坐标系交错混杂到一起时,当今任何一种古怪、复合性强的摇滚类型都可以追溯回去,并会异常准确,例如The Velvet Underground加Grateful Dead对噪音迷幻厅人灰野敬二的左右,Black Sabbath加King Crimson对巨磨般沉缓的亡金属乐队Cathedral的定格。

这就是祖宗的意义,如华夏的炎黄女娲,虽明知他们仅是不化时代的几个腰缠叶麻的部落首领,但冥冥之中他们已被神话,幻为非人的神----百姓愿意去相信、去供奉,因为他们赋予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率领他们击垮了敌人----就算真有什么神,亦不会更伟大吧。

如果说以上的文字表达的是怀旧层面上的浮夸,有人眼前一定会闪现漆彩剥落的庙宇时身着荒草的泥胎木塑或一些泛黄照片上那些业已去的领袖先贤的音容笑貌,是说,他们值得去尊敬与缅怀,我们就永不将之忘记,他们的价值在于那些已经枯萎、被装入骨灰盒的陈功旧绩,那真荒诞得可以。

我们必须呼唤艺术的人本精神,当代文化在走向两个极端的同时却一样地远离着人性的呼唤----是流行的恶俗时尚,他们将文化责任感改装成一道吃进良心、拉出金钱的生产流水线,那只是塑料、铁和各种化合物,而不会与"人"构成任何关系----如果未算上排泄功能的话;二是自暴自弃的极端分了,他们更象是在社会不断演变进化过程中分离出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一些变异细胞甚至毒瘤,艺术的表达成了纯个人非理性途径的发泄,他们没有文化责任心,脱离大众正是他们的希冀,他们的诚实正是他们的罪,如后纳粹艺术,人性正成为他们自娱自乐的玩具。

那么,在当今,六十年代的音乐已萎靡了吗?不如说,当今的人性下在萎靡,在变异、在石化,我们在呼唤的是六十年代的音乐不如说是它隽永的人本精神,而且,特别针对现今对西方摇滚乐的知识仍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乐迷,这些音乐更应是新鲜而有效的(请某些自以为是的资深乐迷摸着良心,想想五年或十年前的自已,想想国内大多数青少年真实的文化素质及营养状况)。

六十年代的伟大意念有自己完备的独立性,在当时看来,它不需多置一词或刻意营造,但当它放到30年后来看当然就有了一定的说教性质与攻击感,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假定今天的青年就该、或愿意背负过去时代的光荣而生活?"这似乎有些多余,正如会有人问:"为会么要让青年去学习嬉皮的与?"一样多余,我们没有让任何人去----我们去响应感召、汲取我们业已丢失的文化理念,用九十年代末的思维模式去辨证地容纳六十年代的精神菁华并舍弃它的糟粕,一切都应是自然而然的,这就象第一吃橘子的猴子亦会扔掉橘皮一样合乎逻辑。

在六十年代,严肃文化与亚文化(浒文化)之间的界沟全线崩溃,那些硬的木乃伊嘴脸的所谓高雅文化被大众彻底清扫出门,这应缘于现代生存方式、历史景况与社会结构下人群对文化本质上的要求转换。颓废派兴起了一场对保守党的嘲弄与恶作剧,滥情与纵欲成为十几岁的青少年最热衷的话题,在课堂上燃起的掺着大麻叶的香烟,数以万计的青年头戴花环在市中心与政府大厦前游行,他们成立原始氏族自给自早式的聚居公社,墙上画着云、鲜花与一句标语:只要作爱,不要战争。微笑、简单、脏话、大声、直率、平民主义、充满激情、生机勃勃----没有艺术家的伪饰与卓然不群,公是街边行人的普通与亲近随和,从文化的建构功能上讲,亚文化已不自觉地上升到凌驾一切文化的高度,对于丈夫于越战的寡妇,失业后困苦而委顿的青年或整日奔波于生计的市井穷人来说,他们是不会穿上燕尾服与长裙去听什么巴赫的,他们只需要能听懂并且被感动的音乐。

与波普艺术、后现代诗歌小说 (黑色幽默、自由体与尖锐的政治批判)、非百老汇戏剧一道,摇滚乐更是以一种文化的面目出现,这在于它在解释滚音乐演绎手段无限可能性的同时,其音乐文本、演奏方式、服饰、各种行为,当然还有音乐本身所展示的近乎宗教的说服力与亲和力为整整一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处世态度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颇具神性的歌者,如John Lennon、Bob Dylan、Jim Morrison、Janis Joplin、Jimi Hendrix等,用他们的音乐塑造了无数青年的理想的人生观。

普观六十年代摇滚文化所倡导的理念,尽管它以波西米亚生活方式、、极度的性开放、群居、蓄发、罢课、反核 、反战游行等行为为它的负载标志,但和平、博爱的嬉皮思想才是它的主流指向;虽然在现在分析,当时他们仅是用摇滚乐、毒品与性乱尽可能地麻醉自己以去消极的避世与无聊的乌托邦幻觉,但从另一个角度,这种歇斯底里的理想主义在逃避与自欺的外层掩护下,更是令当代青年羡慕与尊崇的对人性回归与唯美追寻的大无谓的牺牲勇气。 现在,就算有人再设下这个赌局----用生存赌自由,用客观赌幻想,用酒肉赌鲜花,用金钱名利去赌精神升华,用肉身的欢娱去赌灵魂的解放,特定的生存环境与文化氛围下谁还有勇所去以百倍的信心与热情投入这场必输的? 问这个赤**的社会,问你我麻木萎靡的灵魂。

由于60年代英雄们的没落,使得70年代的摇滚乐不是集中在某些著名歌手的身上,而是群 雄纷起,各霸一方;另一方面,由于摇滚乐的繁荣,商业性也渐渐显露出来,唱片商们渐渐摸到了音乐工 业的规律,因而70 年代也充斥着一些无聊的东西。 60年代摇滚乐的威力就是它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流行文化,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反叛性,人们无法接受"滚石 "、Jim Morrison或Bob Dylon,把他们斥为异端,当成罪恶、动荡的根源。但摇滚乐以前 所未有的威力击碎了 人们的心理平衡,10年摇滚的喧嚣,使人们渐渐习惯并接受了他。进入70年代,人们不再 感觉摇滚乐的危险 与可怕了。

同60年代比,70年代摇滚乐疯狂的反叛有所收敛,相对多了一份颓废和玩世不 恭,这一点在70年 代后期的朋克音乐和新浪潮音乐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70年代是一些艺术家们大显身手的年代,因而摇滚乐在形式上有了更多的实验色彩。摇滚 乐的概念已不再是" 节奏布鲁斯+乡村乐+民谣"了,它成了一些艺术家的试验田。他们尽可能地把古典音乐 、电子乐或第三世界 音乐加进摇滚乐中,或改变、避开传统的摇滚乐形式,因而也就有了纯摇滚与先锋摇滚之 分。

在摇滚乐的实验田里,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Brian Eno和Lou Reed。Eno的贡献在于他在电 子合成器的应用上 使摇滚乐又多了一个领域,他把古典音乐、爵士乐和摇滚乐用合成器融合在一起,并以合 成器的特点来表 现。而Lou Reed的作品更富文学色彩,他的音乐是对布鲁斯、民谣的再实验。他和他的乐 队"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第一张唱片几乎无人问津,但听过这张不堪入耳的唱片的人后来 几乎都成了摇滚歌 星。

70年代摇滚乐有个有趣的现象:在当时遭到批评家攻击最多的,在今天却被人津津乐道; 而当时使人们激动 得昏头转向的音乐,现在便被唾为垃圾。80年代摇滚乐太贫乏,70年代有个性的摇滚乐当 时还不能完全被人 接受,所以今天人们给70年代来个旧貌换新颜。当时比较著名的"雄鹰"(Eagles)、"REO快 车"(REO Speedwagon)等今天人们才觉出他们无非是既要赚点钱,又要装出一副反叛的样子而已, 被称为"油滑摇滚 "(Slik Rock)。而另外一些人,象Bob Dylon的<<血的踪迹>>、Neil young的<<今晚夜 >>(Tonight`s Night)、Mott The Hoople的< >等,他们追求鄙陋、怪异、混乱,阻止了那些专业 歌手去炫耀他们的音 乐技巧,并令人震惊地创造出了七十年代最好的摇滚乐。

70年代摇滚乐之二:

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V. U. 的音乐毫无商业价值,他们的4张唱片在当时的销量可能还及不上Michael Jackson 一天的唱片销 量,他们似乎对噪音更感兴趣,并尝试着用音乐表现出来,这也使他们的音乐趋于低调、 消沉。

他们在1967 年的第一张专辑< >中的歌如果拿到电台里去播放,人 们的吃惊程度不会亚 于哪个政变者占领了电台。在7分多钟的"***"里,吉它和小提琴制造了最难听、最刺 耳的噪音。Reed 木 然唱着"***,你是我的生命支柱,你是我的妻子"。今天不少人为能得到这张原版唱片 而感到自豪,但这 张与众不同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唱片,在当时却无人知晓,大约只有几千人听过。评论家们 一致认为:这张唱 片的出现提早了十年。 The V. U. 的音乐听上去再简单不过,他们打破了民谣、乡村和摇滚乐的形式而重新诠释 。

他们是后来的朋 克音乐的先驱。The V. U. 把他们的音乐主题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同性 恋、心理变态到现 代艺术思维的再现。The V. U.的那种招人厌恶的声音至今仍使人惊骇不已,但它仍会使 许多人兴奋、颤抖,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艺术和简单艺术的再生。

70年代摇滚乐之三:

艺术摇滚 在摇滚前面加上"艺术"一词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说,艺术摇滚是指从60年代开始的一种把古典音乐与摇滚乐结合在一起并由此产生 的一种音乐。所谓" 前卫摇滚"、"实验摇滚"、"先锋音乐"等名词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来概括艺术摇滚。"前卫 摇滚"、"实验摇滚" 是艺术摇滚中摇滚乐与"先锋音乐"的结合品,"先锋音乐"是指偏离了严肃音乐方向,借助 新兴科技手段,用 前人所未尝试过的音乐结构,用新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一种现代思维与意识,它同样对意识 摇滚有着深远的影 响。艺术摇滚是"前卫摇滚"、"实验摇滚"的泛称。

最初,一些艺术摇滚乐队不过是模仿古典音乐家的作品,他们通过摇滚乐的形式,在吉它 、贝司、鼓的后面 加进管弦乐,或是用电子合成器模仿管弦乐,并用古典音乐的音乐结构。这种对古典音乐 拙劣的模仿给人的 感觉便是附庸风雅。随着艺术摇滚的不断发展,这种风格也渐渐成熟,一些艺术摇滚乐队 ,入"克里姆国王 "(King Crimson)等已能驾驭古典音乐与摇滚乐了,并把它们融合成一种崭新的音乐,同 时又不失古典音乐、 摇滚乐与电子音乐的特色。

艺术摇滚并未能象艺术那样永存,而是象其它风格的摇滚乐一样,大起大落之后便成了历 史。为什么艺术摇 滚没能象重金属那样长盛不衰?也许这还是艺术本身的问题。艺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远 离大众之上的意识 形态,它越高雅,就离大众越远。再者,摇滚乐本是一种最大众化的东西,这是它枝繁叶 茂的基础,而艺术 摇滚恰恰强调了艺术品位和实验色彩,而这一结果使它失去了更多的听众。它可能成为少 数批评家笔下的宠 儿,但不是大多数听众所接受的。

70年代摇滚乐给人一种强烈的贵族气息,但随着英国经 济的滑坡,这种贵 族气息被喧嚣的朋克运动吹得一干二净,艺术摇滚也很快让位朋克摇滚。 但这并不是说艺术摇滚是失败的,相反,它是很成功的。试想,摇滚乐史上哪个时期能象 70年代艺术摇滚这 样富有超前的探索性,出现了许许多多划时代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辉煌的、令人激动 的。艺术摇滚第一 次打破严肃音乐与摇滚乐的界限,它使摇滚乐变得丰富、复杂。艺术摇滚告诉人们摇滚乐 不仅仅是节奏和布 鲁斯。 正象迷幻摇滚只属于60年代那样,艺术摇滚只属于70年代,既然世间万物的辉煌都是瞬间 即逝,那么我们对 艺术摇滚的短暂辉煌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70年代摇滚乐之四:

艺术摇滚乐队 值得一提的是"忧郁布鲁斯"乐队,它本是一支节奏布鲁斯乐队,但它同样因把古典音乐融 进摇滚乐而称为一 支艺术摇滚乐队。他们1967年的一张带有浓郁的古典风格的专辑<<未来的日子一天天过去 >>(Days Of Future Passed)使他们大获成功,这张专辑是乐队与伦敦交响乐团共同录制的,被誉为摇滚乐与 古典音乐结合最成功 的范例,电子乐与交响乐精妙地融合在一起,还有华丽、浪漫的音乐及极富哲理与诗意的 歌词。但这支唯美 主义色彩的艺术摇滚乐队也只是在70年代的作品令人叹服,到了80年代已沦为一钱不值的 流行乐队了。

另一支令人难以忘怀的是Pink Floyd乐队。在60年代,他们是迷幻摇滚风格,但自希德- 巴瑞特离队后, 巴瑞特离队后, Pink Floyd的风格开始有所改变,Rick Wright的电子合成器渐渐有了用武之地,由于他 们在60年代末接二连 三地录制**音乐,因而给他们提供了音乐实验的机会。Pink Floyd的电子乐实验不是对 节奏、音乐结构的 实验,而是侧重声响模拟和音响效果。因此,这个时期的音乐同以前相比,摇滚乐似乎变 得平淡无奇。

此后,他们开始重视音乐从头至尾的连贯性和整体感了,这一实验的结果最终完美地体现 在1973年的<<月之 暗面>>(Dark Side Of the Moon)里,这张专辑的成功使乐队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即更 加关注社会,从<<月 之暗面>>之后,Pink Floyd的作品已不单单追求实验性了,如果说以前他们追求的是超现 实主义风格的话, 那么,后来他们又会到现实主义中来,他们在强调整体感、背景音响运用的同时,作品的 内涵渐渐深刻,冗 长的音乐构架使乐队在后来的几年间录制了出色的专辑,如< >、 < >、< >等。

乐队风格如此改变,使Roger Waters渐渐成了乐队的主要领袖,<<月之暗面>>中所展现出 他非凡的才华,使 这位乐手逐渐对社会、政治发生兴趣,他们的实验摇滚变成了社会摇滚、是Roger Waters呕心沥血的结晶,但也使他自己被包围在政治氛围内的一堵墙里,过分地用摇滚乐 表现政治,在< Final Cut>>及他个人的几张专辑里,政治成了必不可少的调味料,背景音响的运用也达 到了泛滥的地步。因 而,对Pink Floyd来说,真正的实验性的音乐在1969-1973年之间。

70年代摇滚乐之五:

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被后人认作极有价值的东西 ,往往在当时总是 孑然孤寂,知音寥寥。摇滚乐也不例外,尤其是那些具有实验性的前卫摇滚乐。作为一个 真正的摇滚乐手, 他不会愿意让艺术去迁就商业的需要。他追求的只是如何使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思想通过音 乐得到充分的表现 和释放。

如果你喜欢这种音乐,你决不会仅仅感到它只是一种感官上的舒适或满足,还可 能是一种思想的震 撼和精神的共鸣。因为它敢于撕毁一切虚伪的粉饰,用真实的眼睛去表现一切的真实,无 论是善的,还是恶 的;是美的,还是丑的。而后人认作其具有价值的东西,也无非是这些因素,包括他们所 作出的牺牲。

试问摇滚乐界最吵最闹最噪的音乐是什么,勿庸置疑,自然是hardcore(硬核)和INDUSTRIAL(工业),虽然它们音量都很大,但要区分这两者十分之简单。HARDCORN是PUNK乐在美国的另一称谓,它自然要比英国PUNK更极端。其特点是加大 分贝的简单和弦和快速的鼓点配以骂街式的唱腔,其歌词充斥着对社会的不满(多 浮于表面现象)。

而具有同样音量的INDUSTRIAL则相反,它源于电子乐,音色相对 于PUNK来说更接近METAL,乐队一般至少装备采样机和鼓机,由于INSDUSTRIAL与E LECTRIONIC是近亲,故使人听起来感觉相对阴暗,同时它的歌词一般健身于自省、 自责、虚无和幻化,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工业摇滚硬派。INDUS TRIAL乐界最响亮的名字无疑是NINE INCH NAILS,他们1994年凭着一张《THE DOW NWARD SPIRAL》红透了整个美国,主唱及乐队灵魂TRENT REZNOR的影响力恐怕不在 KURT COBAIN之下。

另一队班霸则要数MINISTRY了,从80年代的电子乐队开始,日 渐低调,终于演变成了今天的INDUSTRIAL BAND。不过,这里要介绍的并非这两者 ,因为有关他们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我要介绍的一些不为大家所熟知的老将和新秀。

MEAT BEAT MANIFESTO

MEAT BEAT MANIFESTO成军于1989年,现签约于NOTHING旗下,其灵魂人物J ACK DANGERS来自旧金山的海湾地区,理所当然,他是一名采样好手。MBM的音乐是 HIP HOP与INDUSTRIAL DANCE的合成物,其标志是JACK DANGERS一手贝司演奏绝活 噪音之间空灵氛围的铺陈。总体来说,MBM的作品不太吵闹,但与大多数优秀的IN DUSTRIAL乐一样,在并不多的歌词中充斥着失意和自毁,并且时不时引发DANGERS 轻微的愤怒。MBM的专辑《ARMED AUDIO WARFARE》和《STORM THE STUDIO》直接促 成产生了现今电子乐界的两大重要派别:BIG BEAT和DRUM &BASS,并且影响了许多 后来人,这其中便有PRODIGY和CHEMICAL BROTHERS,当然就与SONIC YOUTH没有NI RVANA那么流行一样,MBM的知名度远不及PRODIGY等乐队,甚至MBM今年为PRODIGY 在美国的巡演做了几场暖场演出,DANGERS对此一点不作计较。随着队龄的增大, MBM的音乐开始多样化,艺术性也得到了升华。其新专辑《ACTUAL SOUNDS AND VO ICES》虽保留了MBM许多标志性的东西,但又新加入了JAZZ、JUNGLE、迷幻等元素 使许多欧美乐评家对它一致叫好。

SKINNY PUPPY

电子可能分为许多支派,如POWER ELECTRONICS、DRUM&BASS、P ROG ROCK和INDUSTRIAL等,但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名字:SKINNY PUPPY。S P成立于80年代后半期,由主唱OGRE,键盘手DWAYNE GOETTEL和CEVIN KEY组成,他 们几乎就是工业摇滚的同义词,并且不断影响着后来人。如果你看过主唱OGRE现场 的台型,就会发现原来MARYLIN MANSON也并非什么新事物。SP的另一要人CEVIN K EY有浓厚的阴暗癖,他喜欢廉价的合成器,鼓机和采样机,使之产生一种不和协、 富于邪恶感的声音,造就了电子版的THRASH METAL和亡DISCO,再配上OGRE苍白 无力却富有张力的嗓音,一度使许多人把SP误解为一队哥特乐队。当然SP是一支先 锋工业摇滚乐队,它的出现直接推动了日后工业音乐的发展,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 乐派。其经典专辑首推92年的《LAST RITES》。由于SP的成员有不少边缘组合,外 加OGRE一度 聊缍酒分?校琒P最终难逃解散的厄运,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老将 并没有就此消沉,他们各自都在不断地磨砺自己的音乐天赋。CEVIN KEY已经与其 他乐手合作推出了不少个人作品,最值得称道的是1997年的作品《MUSIC FOR CAT S》,而OGRE在今年美国乐坛也可谓出尽风头,他与工业乐界著名鼓手前PUBLIC I MAGE LTD.成员MARTIN ATKINS组成了一队临时组合RX, 推出了专辑《BESIDE TOX ICOLOGY》,成为了今年少有的优秀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你可以听到节奏性的小 爆炸声,尖利及短促的刮碟声,英格兰的牧场背景以及SYD BARRETT式的酸性元素 ,总而言之,如果你对工业摇滚已经厌倦,那么这张专辑将使你重新回到它的怀抱 。RX的意义何在?用MARTIN ATKINS的话来说就是,他要在工业音乐的棺材上点一把火。

GRAVITY KILLS

这支来自圣路易斯的四人乐队确实是一支非常幸运的乐队。他们95年签约于 大公司TVT旗下,第一张同名专辑就获得了金唱片的销量,随后就与业界巨人SEX PISTOLS随行演出,97年REMIX专辑《MANUFACTURED》又获得了工业音乐界众多名字 的鼎力相助,与之相伴的自然是他们知名度的直线上升。他们的作风有点像英国的 BUSH,也就是紧随潮流,而且力争做的最好。第二张专辑《PERVERSION》已于近期 问世,它是一张不折不扣的摇滚专辑,当然旋律较为流行,而且在此基础上还是能 让一般乐迷在听了他们的唱片后获得一些新的东西,因为他们在其中加入了BLACK SABBATH的风格和哥特氛围,水平比其前张专辑大有提升。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现 在的GRAVITY KILLS已获得了一个美名“五寸钉”。

ORGY

ORGY又是一支新晋乐队,他们签约于KORN的主唱JONATHAN DAVIS的唱片公司ELEMENTREE旗下,由于现在KORN在美国大红大紫,所以许多KORN忠实歌迷自然爱屋 及乌把ORGY也捧上天。但就我认为,ORGY红的有道理。ORGY的音乐听上去有点像R AGE AGAINST THE MACHINE 与WHITE ZOMBIE的合成物,也就是说是KORN式的金属唱 腔外加工业舞曲的结晶。但是事实与人所料相反,ORGY的音乐却并未爱他们的影响 ,他们的音乐,用吉它手RYAN SHUCK的话来说是深受了DURAN DURAN和DAVID BOWI E的影响,他们将自己的音乐称之为DEATH-POP,这支五人乐队人如队名,穿戴实在 豪华:染发、紧身衬衫、紧身西装、发亮的皮鞋、金表构成了他们的装束,在酷毙 的外型下,他们确实有不少音乐上的绝活,其98年首张专辑《CANDYASS》广受欧美 乐评家的称赞。有点像NEW ORDER的旋律,但却是加重了分贝的工业舞曲节奏压迫 式地向你砸来,再配上主唱JAY GORDON英国式不羁的唱腔,可谓独有分味。总而言 之,《CANDYASS》值得一听。

其实工业音乐界叫的响的名字还有很多, 像KMFDM、PIGFACE等,另有不少 专注于工业音乐的独立唱片公司,如21ST CIRCURITY、PENDRAGON等。顺便提一下 ,唱片工业的希望---NIN(九寸钉)5年磨一剑的新专辑《THE FRAGILE》将于明年 初问世,届时相信诸位乐迷一定能邻略到工业摇滚的迷人之处和新的发展动向。

摇滚史上影响最"坏"的十人

摇滚历史上每天都有可能诞生伟大的人物,他们指不定哪一天冒出来成为一个明星并影响一批又一批的人,被影响的人也大都梦想成为明星并且名垂青史。你当然数不清Beatles的出现催生了多少个留着蘑菇头的演唱组,也不知道在Led Zepplin之后又多少重金属乐队诞生。但是你能知道没有“伍迪 格思里”就不会诞生Bob Dylan;没有Rolling Stone,就不会有AeroSmith;没有“飞鸟”(The Byrds), R.E.M的音乐也不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

音乐的爱好和唱片业的操作决定了许多音乐家的音乐之间会有必然的联系,有时这种联

Beyond Live 1991 演唱会

先看下曲目安排:

1 俾面派对

2 高温派对

3 我早应该习惯

4 午夜怨曲

5 是错再也不分

6 真的爱你

DRUM SOLO

7 愿我能

8 谁伴我闯荡

9 灰色轨迹

10 冷雨夜

11 完全的拥有

12 喜欢你

13 月光光

14 旧日的足迹

15 岁月无声

16 大地

17 不再犹豫

18 AMANI

19 金属狂人

20 再见理想

21 光辉岁月

几乎每首歌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看来BEYOND在有意把这场live打造成经典.

这场演唱会里, 给我印象最深,就是现场的音效,棒的没话说,在中国,我没有听到过比这场更棒的, 就连以后BEYOND再次在红馆里开唱,都没有过如此完美的音效!记得在高中的时候,为了能随时随地享受这种完美的音质,我利用家中的先锋音响系统,把VCD上的音频完美的抓取到一盒SONY的空白磁带上,为了完成这项复杂的任务,着实让我下了不小的功夫,高二的时候狠心买了一部Aiwa的随身体,还买了一幅高保真的立体声耳机,几乎每天都沉醉在这盘磁带里,让那种震撼的音效,最大限度的贴近我的耳膜.

具体看下每首歌,在每首歌里,我会讲一下我自己认为值得欣赏的Points

开场是家驹和Paul的失真吉他先行,非常爆裂的音色,而且还运用摇把技巧,瞬间把Rock Power带入全场,精心安排的开场Riff仅仅用4个连续半音下行的五和弦,但这时候最抢耳的是世荣的鼓,震撼有力的鼓声,密集而连续的袭来,开场便让人大呼过瘾。

Song 1俾面派对

当家驹高呼一声“俾面派对”时候,全场便进入了第一个小高潮,这首歌本身是讽刺圈甚至上流社会里经常举办Party的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用在此次Show的第一曲子,也颇具讽刺意义,呵呵!这首歌的Solo可听性很高,尤其在现场,家驹和Paul的吉他交替SOLO,虽然与录音室版出入比较大,但依然是经典,Paul在现场把原版的点弦简化了。个人感觉此处,Paul的SOLO胜于家驹,呵呵!另外,Paul的那把双头琴,当年着实让我着迷了一把。

Song 2 高温派对

这首歌不想评价,一直都不太喜欢这首歌,不过结尾处的SOLO,还是可听的,尤其是在结束的时候,因为这首歌本身就是创作于传统Blues Rock,BEYOND四人还继续玩起Blues Riff,Paul的Blues依然是旋律性较强

Song 3我早应该习惯

这首歌超赞,是Paul创作,旋律与Power并重,歌曲开始震撼的鼓声,让大家领略到BEYOND味十足的Rock Song。Paul当年的嗓音堪称是其黄金时期,非常具有爆发力。这首歌间奏的时候,是Paul的一段古典Funk式的Solo后面接入一段家驹的传统金属旋律,我原先听录音版的时候,一直以为那段Funk是出自家驹之手,原来并非如此,Paul果然是牛X的。家驹的那段Solo,现场看的时候,给我感觉就是家驹真的是一个很细腻的人,他的手法有点夸张,只是为了更好的护弦,揉弦的时候,那种细腻的酥麻感绝对会让你浑身一颤。这首歌的键盘伴奏,很有特点,节奏很偏,不合常理,不过正是如此,才显得不一般。

Song 4 午夜怨曲

我个人非常喜欢BEYOND怨曲式的情歌,旋律伤感并且带有力量,此曲便是其一。录音室版本暂且不说,现场是采用键盘来伴奏,其他队员随后加入。相对于录音室版本,我更喜欢现场的键盘版本,键盘依然是十分具有幽怨味,再伴随着家驹的清唱,更是伤感。在只有键盘的伴奏下,家驹第一次唱入高潮时,似乎全曲瞬间被点亮,依稀晨曦和曙光般的感觉。全队一起进入的时候,入耳又是Paul悲凉的吉他声。BEYOND很喜欢用键盘来为人声做副旋律,用节奏的错位来制造不一样的感觉。SOLO时候,Paul的手法让我感觉的是一种娴熟的力量。有人说,家驹不拿吉他的时候,双手就不找知道怎么放,哈哈,确实如此,不过这首歌里,家驹还是表现的十分自然,偶尔双手紧握,表现痛苦状,偶尔双手展开,展现坚强的一面,动作还是十分丰富的。在Paul的Solo的时候,或者在没有自己的演唱的时候,家驹会退后一步,让自己离开聚焦灯,而把队友推至大家面前……

Song 5 是错也再不分

由于是双吉他SOLO的缘故,这首歌刚想起的时候,给我好温柔,好抒情的感觉,键盘的搭配也恰到好处。整个灯光色调是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所以超喜欢这种慢板情歌。世荣那个时侯真的是整个人躲在鼓的后面,偶尔能看到他的脸,只是觉的他整个人是好放松,好潇洒。似乎因为那时候有家驹在,家驹压阵的BEYOND的事业也接近顶峰,整个队伍都对自己乐队的未来充满信心。在间奏的时候,家驹和Paul走到一起,边SOLO边讲着什么,至于内容就不得而知。另外,家强,真的是个孩子。

Song 6 真的爱你

这首歌是绝大部分BEYOND的启蒙之作,经典的不能经典!现场的时候,BEYOND先以这首歌为基础,玩了一段快速的Blues,让现场的歌迷来猜测歌名,一听便知是真的爱你。现场歌迷喊出真的爱你四个字的时候,Paul的吉他声紧紧的接了上来。Paul在间奏的时候,走到舞台侧面展现自己的SOLO,这段旋律写的很漂亮,节奏也很规则,很适合初学者练习用,我最早也是在音像店看到这段SOLO的时候,才迷上了BEYOND,原来弹吉他是这么帅的!结尾处,Paul的推弦没有推准,有点推过了,呵呵

Drum Solo当然是属于世荣的了,这是BEYOND四人SOLO的第一部分。由于现场完美的音效,使这段Drum非常的悦耳。世荣的这段SOLO跟其他鼓手或者他自己的其他时期的SOLO的一个区别就是,非常有特点,一段接着一段,渐入高潮,而且会让人有深刻的记忆。最后鼓的SOLO在一个渐慢的Riff中结束。

Song 7 愿我能

家驹,Paul,家强都利用世荣的SOLO到下面换了服装。说起服装,家驹的红色西服还是超正的,这场演唱会也有蓝色西服版本,不过一般都见不到。Paul的那套蓝色中山装,加上左右两个大白色荧光口袋,也显得的个性十足,值得称赞的是,这套服装是他自己的设计。至于家强,整个一小孩儿。

家驹,Paul,家强换装之后,家驹是黑色内衣外套闪光坎肩,Paul则换成深蓝色上衣,配上血红色吉他,也颇有视觉冲击。在愿我能这首歌里,家强暂时没有出现。家驹坐在椅子上弹奏原声吉他,家驹的手法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右手采用拨片和手指混拨的方式,我曾经也模仿过这种方式,但很失败,不是手指的习惯性问题,而是我无法做到拨片和手指的音量均衡,拨片的部分总会声音很大,盖过手指部分,因为拨片主要负责的是低音部分,本应该浑厚一点,如果太过响亮的话,整个声音会听起来特别不协调,但家驹弹奏的时候就没有这个问题,看来还是我功力不够,继续努力。家驹在这首歌里,弹奏的相当娴熟,又很自然,但我一直觉的这首歌的伴奏灵感来自Led Zepplin的<Stairway to heaven>。这首歌背后的两位和声,也都参与了独唱,其中以为叫梁翘柏,是家强很早之前玩Band的一个队友,在此曲中主要负责低音部分,他整整比Paul低了一个8度。另外叫Yuny的女歌手,表现也很不错,音色浑厚有力。Paul的吉他音色在这首曲子里极其特别的,很有空间感的和声音色。

Song 8 谁伴我闯荡

某一时期我最心爱的BEYOND的作品,极其伤感。现场家驹采用a小调,比录音室版本降了一个调。家驹的前奏,现场弹奏的时候,在支撑到II和弦的时候也做了稍微改变,这段SOLO,我听过无数人弹过,但没有一人弹得出家驹的味道,包括Paul在05年上的演奏。

现场的这首歌,背后的大萤幕,播放着一些画面,我看到的是一个黑人的面孔,至今我都不清楚这首歌跟后面的黑人有何联系。Paul的Solo音色相当的爆裂,把伤感的味道演绎的十分有Power,而且这段Solo要弹好,十分不易。BEYOND式的键盘伴奏,在这首歌里也有出现,错位的节奏,简单的旋律,依然动听。家驹在这首歌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投入了自己所有的感情,专心认真的弹琴唱歌,在音乐临近尾声Paul继续制造着副旋律的时候,家驹随意的跟着旋律吟唱,非常的BEYOND化。

Song 9 灰色轨迹

又一首超经典的作品。在键盘手前奏的时候,我看到旁边有一张曲目顺序的清单,上面看到了昔日舞曲,但在我看到所有的这场演唱会的版本中,都没有收录这首歌。家骏在现场演绎这首歌的时候,功力十足,没有任何瑕疵出现。Paul的间奏依然做了改变,加入了点弦,但又显的十分融洽和随意,没有一点突兀之感。这首歌最大的亮点,便是结尾处家驹和Paul二人的双吉他交替Solo,在现场演绎极其完美,家驹在Solo的时候,用的是Ovation原声吉他,音色十分清亮自然,我以前跟朋友开玩笑说,这个时侯,稍微出一点错的话,都会听的非常清楚,但家驹的吉他功力没人可以怀疑,完美之至!Paul的Solo还是延续了自己旋律之上的风格,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改进,甚至比原版更动听,在结尾处一连串快速的音符出现的时候,那种速度表现出来的压迫感真的让人咋舌。家驹依然会跟着Paul的琴声吟唱。

Song 10 冷雨夜

到家强了。全场第二次家强独唱的作品,依然带着帽子!现场的版本依然做了改编,家驹和Paul的吉他先进,而且使用了IV9和弦,即F9和弦,这首歌本身就不是按照正常和声进行的,是从C大调的IV开始进入,家强的贝斯,也一直点了一个F音出来,所以听起来十分悲凉。这首歌的主角根本不会是家驹和Paul,一直都是家强,在中间SOLO的时候,家强把原版的一段贝斯SOLO延长至1分42秒,编排的相当精致,既有旋律,又有技巧,贝斯上的点弦,琶音等也都有运用到。这段SOLO被很多歌迷所追捧,主要是因为其旋律太精美了。在家强SOLO之前,有一个画面拍到世荣在转鼓棒,其轻松潇洒的心态可见一斑。家强在这个现场中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声音很稳,没有明显的走音现象。最后这首歌,在家强的吟唱中渐慢结束,是一个很普通的结束方式。

Song 11 完全的拥有

这首歌一直都不是很受关注,我想主要是这首歌不够有个性,虽然是家驹的作品,但还是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世荣主唱,意外的是他不打鼓了,而是直接走了出来,在舞台上边走边唱,而鼓的部分就交给旁边的第二个鼓手小云完成。世荣的服装也颇具个性,上身是衬衫外套坎肩,下身竟然是一段黑黄相间的短裤,脚上的袜子也是红的。另外,印象深刻的是家驹的吉他伴奏,即便是简单的和弦,家驹还是玩出了很多新花样,加入了很多Funk技巧,这也是很多吉他手都喜欢用的,包括Paul。在音乐升调进入高潮的时候,世荣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打鼓,这时候,大家才感觉到刚才一直没有架子鼓的存在,小云的电子鼓力量还是显得不足,跟真实的鼓相比不够震撼。

好了,到这里,一般的VCD版本第一张光盘已经结束了,要换碟子了,哈哈,我是下载的高清版本,所以可以一直持续到结束。

Song 12 喜欢你

家驹创作的经典情歌。又是蓝色的灯光,但灯光下,家驹脸上凹凸不平的皮肤也全部暴露,即使这样,也不会阻挡大家对家驹的喜爱,因为大家喜欢家驹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表,那些因为外表而喜欢某一个歌手是那些偶像派的丝才会做的事情,BEYOND的乐迷当然不是这样的,只要能喜欢上BEYOND,说明大家已经开始学会鉴赏音乐了。

家驹在这首歌里依然没有带吉他,只是单纯的唱歌而已,其中一个镜头我看到的是家驹单纯而善良的眼神。这首歌本身相对轻松,所以Paul在舞台的另外一侧坐了下来,显得十分诗意。这首歌的间奏也是十分有特点,由于和声的相对普通(I-VIm-IV-V),如果吉他solo不做的用心一点的话,就没有办法把这首歌变为一首高水准的作品。Paul的Solo采用了原声的音色,以支点音符和错位为节奏模式,紧密的支持了背景和声,由于采用三音符组的错拍,所以旋律的节奏性显的十分有灵性,而且Paul现场版本也做了稍微改变,更加的灵活。在音乐第二段高潮开始之后,小云的电子鼓开始加入,跟原版一样,十分的震撼。音乐的结尾处,家驹将<人鬼情未了>的主题曲片段引入此中,歌词也是原版搬过来,只不过融入到自己设计的旋律和和声,这样的结束方式,非常的有新意。

Song 13 月光光

广东的民歌,家驹伴奏,家驹和Yuny主唱,D大调,家驹采用跟Yuny一样的音域演唱,家强在结束的时候问“应不应节这歌”

Song 14 旧日的足迹

BEYOND早期的经典作品,本次以键盘引入,原曲中Paul用的是慢发音音色,现场没有才采用。家驹在现场演绎的十分游刃,鼓的部分依然是世荣和小云两部分。音乐中间和结束部分都是家驹和Paul的solo,个人认为,没有太多的亮点,除了家驹的揉弦比较到位且较为精彩,另外在结束的时候,家驹的下行琶音也比较不错,当时Paul还把手放在家驹脑后做挠头状

Song 15 岁月无声

这首歌紧接着在旧日的足迹之后,编曲是连接在一起的,世荣的鼓那叫一个震撼。间奏的时候,Paul把吉他竖起来耍帅,不过弹奏的十分有力量而且非常精准,家驹最后一声的吼叫已经达到High C了。这首曲子的结尾也是精心编排的,于原版不同。

Song 16 大地(愤怒版)

曾经在<真的BEYOND>听过大地愤怒版的另一个版本,呵呵,他们就叫愤怒版。所谓愤怒版,是在原来的四四拍的基础上变成四二排,而且速度有所变快,吉他部分也变为失真吉他。曲子开始之前,Paul还问大家准备好了没?整首曲子显得编排的十分用心,世荣的鼓表现的很出色,密集的鼓点一浪接一浪,而且动作相当潇洒,我以前认识一些乐手,他们说都希望能像世荣那样打鼓,很帅!这首歌是Paul主唱,那个时候基本上是Paul嗓音的黄金时期,够有力,够低沉,但并不嘶哑而且也音色并不像后期那样,所以这首歌演绎的还是相当到位,而且看得出来,在这首歌的现场,Paul显得很兴奋,因为毕竟是比较金属化的歌。家驹仍然是弹奏原声吉他,这是他拿手的部分,而且部分节奏与和弦的编排都带有古典弗拉门戈色彩。这首歌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中间穿插了一大段嘉宾鼓手的即兴打击表演,整段表演几句感染力,简单,而富有节奏感,又完全带动了现场的歌迷参与,而且是家驹带领歌迷跟着节奏呼叫“AI、AI、AI”。嘉宾鼓手叫做小云,BEYOND歌迷应该知道这位帅哥从80年代就跟BEYOND一起合作Live,曾多次跟世荣一起飙鼓,而且在这场Live里,造型十分夸张,消瘦的身体,头顶高耸的假发(个人看法),在现在看来都是那么前卫。跟随小云一起SOLO的是键盘手,在小云SOLO期间,参与进来,负责擦片敲击,我一直觉得他很像日本里那些变态的医生和大叔,笑起来都是那么猥琐。这个时候有两个女孩子冲到舞台上,被Staff冲了上来,紧紧的抓住了。这段SOLO里让我们看到手鼓和电子鼓等打击设备,算是乐器普及吧。另外,这个叫小云的鼓手,在08年纪念家驹的演出中,出任了Paul分队的鼓手,这只分队的吉他手是Paul的弟弟黄贯琪。SOLO结束之后,是Paul的电吉他旋律将音乐重新拉回主片段中,而且这段旋律中Paul也是精心编排的,用到了速弹和扫拨等不常用的高级技巧,和声的走向也是偏向于和声小调和减和弦类。音乐在结束的时候,节奏非常生动,以家驹的画面结束

Song 17 不再犹豫

家驹背起木吉他,而且是12弦吉他,说下面这首歌呢,叫做不再犹豫,后面的我不知道说了什么,大概是在人生的某些阶段,即使犹豫一下,也无妨。这首歌是典型的四二拍,很多越多在初期练习的时候,都喜欢用这首歌来作为练习曲,这首歌除了主音部分之外,虽然简单,但是有一点却很难做到,就是整首歌的张力。我试过跟不同的朋友一起玩过这首歌,都难以把这首歌的律动表达的很透彻,这对鼓和贝斯有较高要求,现场里,音乐响起之后,家驹和家强随着音乐摆动身体,就可见此歌的律动感是如何表现了。这首歌曾是多少主音吉他手的梦靥啊,哈哈。弹过吉他的,应该都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这首歌主音部分,难点有以下:

I-节奏,前奏部分的主音很多地方都是反拍,很不好把握。

II-前奏和间奏的一个推揉弦技巧,很锻炼手指的。

III-间奏的16音符三音组速弹,对速度和拨弦都有很高的要求

IV-间奏的速弹blues乐句

V-间奏结尾处的Funk节奏

吉他手可以拿这段歌来练手的,很棒的练习段子。现场的时候,Paul也是尽量的接近原版弹奏,虽然有少许变化,但并不明显,而且间奏高难度段子演绎的相当完美,想拿此曲练习的吉他手们,如果对指型不清楚的,可以去看下现场Paul的指法编排,拍的很清楚。尤其是难点III里的三音组,你会发现Paul跟市面上很多谱子写的指法不一样,自己去看吧。Paul在唱完自己该唱的那部分之后,大叫一声“One Two Three Four”,这导致很多小乐队排练的时候到这个地方也跟着喊一声,妈的,傻不傻?Paul在这首歌里出现了很明显的失误就是,该他弹奏riff而不该唱的时候,他一个人吼了一声,马上意识到是自己的错误,然后紧接着把该弹的riff弹了出来,然后家驹就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对着他笑,似乎在给他安慰。曲子快结束的时候,看到一个high girl现场high到把外套脱下来拿在手里举起来甩。另外,家驹在此曲中弹奏了12弦吉他,原声吉他的伴奏质感更加强烈。

Song 18 Amani

此曲是91年BEYOND探访肯尼亚时所作,旋律简单上口,编曲意境较高,主题为反战和呼唤和平。在非洲时,家驹用当地方言创作了这首歌,并邀当地儿童一起合唱。现场的时候,BEYOND也请到一班小孩子一起唱起这首歌,意境更为浓烈。小云的手鼓引出此歌,由于现场的录音技术先进,手鼓击出的音符也分左右声道流入耳膜,节奏感强烈。家驹的原声吉他开始拨弄出那段经典的RIFF,这是很多人入门时必弹的一段,至少我学吉他的时候,第四节课就接触到了这个RIFF,其实是一个Csus4的和弦分解。在现场看家驹的弹奏,是那么的轻松自如,但是自己弹奏的时候却无法做到如此的感觉。去模仿家驹的手型,发现,家驹在弹奏C-G-F-G的时候,手型并非完全按住和弦的,而是只按到了需要用到的弦和音符,这样省力。家驹在一遍高潮的时候,把吉他放了下来,然后进入第二遍时,用手势模仿和平鸽的样子,引来一个小高潮。另外,这个时候,家驹是没有背吉他的,但是进入高潮之后,镜头再次拍到家驹的时候,他已经背好吉他在唱歌了,这之间的时间间隔只有10秒钟,如果说下面的Staff送上来给吉他背上再接着唱歌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网上也有人说是两场演唱会拼接起来的,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这个解释貌似比较合理。世荣还在潇洒的打着鼓。Paul的solo时,跟家驹背对背靠着耍帅,家驹还天真的把头后仰在Paul背上笑个不停,Paul这边近景镜头也把红色琴身上Steinerburg标志也清晰可见。这个桥段也成为很多喜欢BEYOND的吉他手们,在吉他上经常模仿的一段。我当时想,俩人还是比较有默契的,万一家驹突然闪开,Paul不就摔地上了,solo也会弹砸的,这样的乌龙场面并没有发生。弹过这段SOLO的吉他手都知道,这里有段速弹,对拨弦很有要求。现场Paul也没有弹出原版的效果,省略了部分音符。此歌结束是以现场的儿童领唱的独唱结束,虽然走音比较严重,但毕竟是小孩子,这样更显得童真,也没有人会诘难。

Song 19 金属狂人

此刻是Paul一个人在solo,前奏是引自古典小提琴曲<沉思曲>,N年前看了一部**,名字叫<和你在一起>,里面一个拉琴少年在老师的知道下,开始拉奏这首曲子,那时并不知是沉思曲,也不知道是古典名曲,只知道在BEYOND<金属狂人>中听过这首曲子,还以为BEYOND已经达到了如此的高度,已经成为小提琴里的练习名曲了。Paul在现场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音色非常正,华丽,大气。其实在一些网站上试听过这场演唱会,只有音频的那种,在金属狂人前面,还收录一段键盘的演奏,叫做Encore Introduction,这个时候应该只有键盘手和鼓手在台上,个人认为这段鼓不是世荣演奏,因为这段是Encore的前奏,既然是Encore,就是全体成员在下面等待歌迷的呼唤以再次上台表演,作为主角的BEYOND当然要全体推到舞台下面,而且这段音乐,在网上也只能找到其音频部分,没有视频可以考证,只是个人觉得这应该是小云演奏的Drum,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没有把视频收录到Live的DVD中。这段Encore中,键盘的音色也变化了几次,从原生钢琴,到电子音色,弦乐等都有涉及,色彩也是偏BEYOND式幽怨,旋律也很简单。这段音乐之后,就是大家看到的Paul独奏的<沉思曲>。在此段前奏结束的时候,Paul还对着镜头吐舌头,也预示着即将上演的精彩表演。随着众人强有力的失真和弦之后和世荣急速的三连音敲击开始,家驹从舞台侧面赤着脚一阵狂奔冲上舞台,上身赤裸,下身穿一条日式的宽松中长裤,并且上身所佩戴的吊饰也有够夸张,胳膊上的纹身也看的很清楚。Paul在此歌中使用的演奏手法是偏芬克式的金属节奏,很有质感,并非普通的金属风格音乐的强力和弦长音或者快速的节奏,而且节奏变化非常丰富。家驹的嗓音在这首歌表现的淋漓尽致,沧桑有力,高音浑厚,甚至躺在地上都可以唱出那么有力的声音,再次证明自己的歌唱实力。间奏的时候,Paul和家强对弹两个回合,紧接着就是令吉他手们乍舌的桥段-Paul快速而疯狂的solo,这样的速度在以前的演出中从未出现过,而且使用了扫波技巧。这段solo快速而且有威胁性,喜欢吉他的朋友们,听了一定会大呼过瘾。家驹最后一声长音更是震撼,Rock味道十足。

Song 20 再见理想

这首是BEYOND绝大多数演唱会都要表演的歌,悲凉而沧桑,现场是键盘和Paul的吉他做即兴伴奏,家驹讲话。家驹说“通常演唱会都会有一些特别邀请的嘉宾,但是BEYOND没有什么大面子,请不到什么重要的明星,但很高兴,今晚我们有一群非常棒的嘉宾朋友,那今晚的嘉宾,就是红馆内在场的所有观众”,然后双手向上一挥,舞台两侧的灯光立刻打亮,配合十分到位,而且显然是刻意安排的。在这段里,明显的可以看出是两场演唱会拼在一起的,因为在家驹的讲话过程中,音乐伴奏断了一下,而且Paul的衣服领子开始时解开的,音乐断开又重新响起之后领子是系好,可能后期制作觉得两场演出的讲话都十分精彩,不舍得剪掉任何一场,就将两场拼在一起了。这首歌的演绎只能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家驹的嗓音依旧是最大的亮点,沧桑的声音很适合表现悲凉的氛围。在演唱过程中,家驹趁着Paul的solo提到了他们的经纪人-Leslie Chan,陈键添,他说“在这里要感谢一味朋友,他跟我们也差不多,从85年到现在,一起上一起落,一起哭一起笑,他是我们的经纪人,Leslie Chan”.N年之后,陈键添因为曝光了家驹在舞台上讲粗话,被世荣骂道“有天收!”

Song 20 光辉岁月

这是全场最后一首歌了,依然是背景音乐先奏起,家驹讲话,然后带出Paul的吉他solo。在讲话中,家驹说“希望明年,如果可以的话,明年可以找一个更自由更开放,大家一起,抛开所有的压力,抛开一切的烦恼苦恼,去享受一个很和平很和平,好亲切的音乐会”

现在结婚,是中式婚礼好还是西式婚礼好?

中式婚礼能够凸显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底蕴,红色的衣服也比较喜庆,礼服以龙和凤的图案进行设计,还象征着婚姻的幸福美满,尽显别样东方美。

西式婚礼比较浪漫,洁白的婚纱,帅气的西装,能显示出不一样的风韵,各有各的特色,看自己的爱好吧。

怎么

一、装B之读书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群爱装B的人,所以才有这篇不完全装B手册,为什么不完全呢?因为装的艺术是要表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而我在此仅探讨几个关于读书的装B问题。

唐代非著名诗人章碣曾很感慨地说“刘项原来不读书”,如果能做到刘邦、项羽这么牛B的人,是不需要靠读书来装的,但一个社会同时只能容纳一个这种牛人,不可能实现大家共同装B的愿望,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所以这里不推荐。

大人们总是教育小孩子,通过读书来装B,闷头读个20年的书,然后再出来装

可这样有意思吗?

我觉得没意思,20年读出来,你就已经牛B了,还有啥装的乐趣?

废话不说,入正题--------------------

第一,古典文学是必须的,它可以装出一个人的深度,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卜伽丘的《十日谈》或是某某的《某某某》随便弄几本来撑书架。甭管喜不喜欢内容,也甭考虑是否同意作者观点,这年头真正读懂这些书的人,你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有人会真的和你讨论作品本身的。不过有一点切记,千万别买一大套《莎士比亚全集》精装本,这是暴发户级的装B,还不如不装。莎士比亚的书一定不能买精装的,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关心书皮,而且也别买全套,那只能说明你还是入门级的读者。装B的最高境界,只需要买几册简装本,而且还不能买什么《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种连扫地大妈都知道的,专拣那些别人连听都没听过的买,这就是品味。

试想,某天,一个小B跑你家来,看到书架上有几本莎士比亚,正想装一把牛B 的文学青年,可拿下来一看,《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傻了眼,然后假装翻了几页,看到你不经意间夹在里面的书签,一张上世纪某天的歌剧门票,还不把他震撼得一败涂地?就这么几下,啥也不用说,你就已经和普通的小B拉开了好几个层次。

另外,这种书上一定要积一点小灰,这是历史的厚度,至少说明这本书不是刚买来冲样子的,但也不宜太厚。关于书的新旧也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全新的肯定不行,那是暴发户的书架,但也不能太旧,这毕竟是文学类书籍,不是工具书,所以弄的破稀破烂的只能说明你读书的时候不爱惜,最佳的装B方法是保持书的新度,然后再不经意间(注意,一定要“不经意间”地去做)在某页折个角,在某行划几道线,如果你的字太烂,笔记就别写了。

OK,现在你古典文学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名牌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的水平,对于文学青年这种肤浅的称号,你可以永远的说拜拜了。

第二,专业书籍。一个牛B的人除了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外,掌握几门专业技能也是必须的(文学不能当饭吃),所以弄几本看起来很 professional的书当道具也是不可少的。首先,和那些xx入门、xxDIY、xx初级指南一类的书一定要划清界限。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现在是一个很牛B的专业人士人了,你要看的是那种非专业人士一看书名就晕,普通专业人士一翻内容就吐的书。

选书的时候要注意几点,那些刚毕业的人在看的书别买(拉不开差距);那些人人都买的书就拣英文版的买;同样内容的书,切不要选书名叫xx宝典的,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把它看得太高只能显得你的低级;在一堆的工具书里,至少要保证有一本原版的、经典的(哪怕是1985年出品的也没关系)、只讲理论毫无实用的专业书,这本书将代表你所能装的最大高度,所以一定要认真挑选。

最后在强调一次,一定要professional

第三,流行书籍。一个牛B的人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脱离了人民群众你TM装给谁看啊),所以一定要和社会流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和这个道理一样,距离要保持一个度。比如现在论语很火,你可以在床头放一本原版论语,体现你也是一个很潮流的牛人,但切不能放个白话文或是于丹的杂文;易中天很火,你也不能买他的新书,太俗,要买也得买他出名前的,比如《读城记》,这就是保持的一个度。

第四,说一说书籍的放置问题。严肃的古典文学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放在书架或书桌上,切不可随手扔在沙发上,除非你想装成一个叛逆派牛人。而沙发上可以随便扔一些杂志,体现出你日常的品味。

记得有一个记者采访芙蓉姐姐,芙蓉姐姐说她现在也在看书,那记者就问“什么书?读者?知音?”

芙蓉姐姐说“才不是,是有深度的。”

所以,就算是杂志也要注意品味和深度,如果实在不知选什么杂志好,建议宁可选肤浅的美男美女靓车杂志,也别拿《知音》类的弱智刊物,前者最多被别人鄙视你的欣赏眼光,但后者会被别人鄙视智商的。

床头也是一个放置书籍的重要地方,它可以体现你在床上的不凡品味,如果你在床头放本《playboy》的话.....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忍一忍,放一本老庄的书,假装思考下宇宙万物轮回的大问题,或者放一本《资本论》,在每天的临睡前,借助马克思的智慧去思考下是不是该补仓了。

还有一个地方,也是装B人士不能遗忘的舞台。曾经见过一个朋友家的厕所,马桶上放了本《十月》,看,装得多像!

此段结束,OVER---------------------

二、装B之写作

“如今我习惯于将自己的文字麻木在风花雪月的冰彻骨架上,那使我不但可以逃避拷问自己的灵魂,而且坚强不可逆转的对所有的现实表达谄媚的尊重与敬意。”

“2006年的除夕,我陪伴快速老去的父母跌坐在1926年的钢筋水泥里,享受着电视里春晚的欢声笑语”

“中国文化的乐感因素气韵深长,智慧追求的魅惑空灵的飘荡在我们的天空。”

对于热爱的人来说,单是看看下面的张亚哲老师的文章标题就应该“义无反顾肃然起敬于”一颗勇于,勤于,乐于的心灵了。

■ 关于那些阴暗的记忆-当波兰斯基遭遇狄更斯 2006-03-0619:07:07

■ 残酷的话语霸权与陈凯歌的恐惧记忆 2006-02-2018:19:48

■ 一个批判愤怒者的自我愤怒 2006-02-0911:58:14

■ 面对激烈流氓之辩的胜利宣言 2006-01-1820:48:14

■ 中国青年的心灵史不能就此完结 2006-01-1418:52:15

■ 万福玛丽客命运符 2006-01-1112:39:11

■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辉煌上海 2006-01-0509:54:30

■ 中国民办教育的哈利路亚 2005-12-2116:11:00

■ 什么是一地鸡毛的激情与背叛 2005-12-0113:51:57

只要悟性不是太差的,看完张亚哲老师的这些装文(即文字),基本上创作就应该入门了。那些文字悟性差又好这一口儿的朋友们如果会电脑编程,可以把张亚哲老师博客上的文字全部导入电脑分析一下,相信可以轻松弄出一个写作速成软件。为了,千万不要给软件起中文名,不妨叫做ZBF MadeEasy 1.0 beta3 Professional Edition。如果你故作神秘,对软件名称的含义不加解释,还可以让那些不知道内情的人苦苦思索ZBF到底是猪变疯,真不忿还是准备饭。这时候如果你面带诡谲的笑容继续不做任何说明,他们一定会愤怒地指责你说,“,真是个犯!”

悟性差,又弄不到这种软件,还执意想成为犯的可以和我一起分析一下这类文章的特点。虽然成为一个好的作家需要一些天分,但如果你的目标只不过是象张亚哲老师一样想在装坛混得一席之地还是比较容易的,并且完全可以速成。

首先,要想装得中文底子好,就尽可能多用书面语,至少是旧式口语,尤其是能表现你特别有思想因而无比苦恼的“徘徊”、“踟蹰”、“逡巡”、“彷徨”、“疏离”、“踌躇”、“愤懑”等等。

象声词要用现在的人绝对不用的,如“毕毕剥剥萧萧许许作作索索窸窸窣窣”,装到得意处,如果忍不住笑出声来,可不能“哈哈”,要“哑哑”。你要装一只国学底子深厚的狗,那就绝对不能“汪汪”,要“狺狺”。

你要是想“很鲁迅”或者“很五四”,那就把“去吧”写成“去罢”,“她”叫“伊”,“或者”用“抑或”,“如果”换作“倘若”,“比如”要说 “譬如”, “因为”则是“因了”,还有,鲁迅那时候“那时候”叫“其时”,“松懈”用“弛懈”,“原谅”用“宥恕”,“点头”用“颔首”,既然颔了首,“馒头”自然也不能吃了,改吃“馒首”。这样说话可不是为了“讲究”,而是为了“考究”,都已经装到这个份儿上了,“已经”就改成“已然”罢,“常常”也不得不“每每”了。

要是抄五四风格抄烦了,也可以生造愣词或愣造生词,比如遏止逆转叫“遏逆”,果敢勇猛叫“果猛”等等,嗯?已经有人这么干过了?那就翻转颓糜为糜颓,再把屠戮拧成戮屠。为了显示个性,用词上要做到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比如既然大家都说夜色漆黑,你不妨象张亚哲老师那样说酱黑,即使夜色酱黑听起来很蹩脚。重要的不是效果好,而是和别人不一样。

三、装B之华语音乐

你还在听蔡依林、孙燕姿、张韶涵、王心凌、梁静茹么?出去怎么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啊~~~所以我特地写这一篇来网普一下,造福广大无门装精无路的小青年们。首先,本文是针对华语的,也就是两岸三地之内人声用中文演绎的歌曲,这里作为切入点比较合适。一上来就直接搞国外的Calla, Radical Face,Blonde Redhead,Windmill,The Shins之类恐怕段数太高,内功不够会走火入魔。而且我们搞这个是用的,甩几个名字出来结果周围的人全没听说过就很尴尬了,恩,未遂,你比对方更尴尬。其次,本文是初级的,提到的歌手和专辑全都很好找,有的甚至比主流还红,歌曲都上百度那个流行mp3下载榜的,等你把这些都搞定之后,并且发现你自己已经可以跟姑娘们炫耀可以跟追随者们炫耀可以跟爸爸妈妈们炫耀可以跟老师校长炫耀可以跟全世界炫耀的时候,不要安于现状,不要知足,再去找更高阶的素材继续装吧。

听流行的不叫,那应该听什么呢?听独立的啊,术语叫indie(你看看,不要说独立,中文土嘛!说 independent又嫌太长了,四个音节,舌头都会打卷,重音一不小心还会发错。所以直接读前面一半,indie,多慵懒的感觉啊,爱这个词了)。独立的歌手一定要自己写词自己写曲自己编曲自己配乐自己组团自己录制自己拍MV自己发行,上哪都要把乐队带着,演出到一半要一一介绍,“这是鼓手谁谁谁, guitar手叉叉叉,bass手圈圈圈,keyboard啥啥啥”。写的歌不能老是情啊爱的,不然充其量也就一创作型流行歌手了。要写生活,写小事,写理想,写小性子,写小脾气,写海边,写寂寞,实在是要写爱那一定只能写爱自己,恩,也就是自恋啦。这样才叫小布尔乔维亚情调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你会要用豆瓣,那里可以找到很多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刚才列的那一排英文名字全部是在豆瓣随手拈来的,有没有把你们震住?其实我一个都没听过,所以说,豆瓣是个好东西,必备啊。那里的最热讨论组,关于演员的不是金城武不是阿汤哥是Johnny Depp;(这里如果我说约翰尼·德普那就土了,刚才已经示范过嘛,悟性高的同学大概已经总结出第一招了:碰到外国人名一定不要用中文译名,是英文就老老实实的敲,是日文就平假名片假名的拼,有人问了,要是是意大利法国的,哪还不得去装字库啊?你傻呀,复制粘贴你不会啊?又有人要问了,那我现在是在学华语音乐,没外国人怎么办吖?不着急,咱还是又办法的,后面会讲,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关于导演的不是张艺谋不是Steven Spielberg,是いわい しゅんじ(这个就是岩井俊二了,我也不知道写的对不对,不认得日文);关于中文歌手的不是周杰伦不是李宇春,是陈绮贞。

好了,终于出现陈绮贞三个字了,铺垫到此结束,我开始进行地毯式的介绍(一句话点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下每张专辑我都一首首的听过的,绝对不会忽悠大家:

旅行的意义 / 旅行的意义

CD / 好小气音乐工作室 / 2006春季寻羊限定版 / 陈绮贞

陈绮贞,独立的内涵,流行的风格,文艺的调调,小资的气质。我靠,不列进来真是说不过去。这一首《旅行的意义》又好听又好唱,去KTV都能点,太难得了,站在钱柜包房里一唱,呗有面子啊!“我看过了许多风景,我看过了许多美女……”

陈绮贞 精选(1998-2005) / 陈绮贞精选(1998-2005) / 陈绮贞精选(1998-2005)

CD / 中国康艺音像出版社 / 陈绮贞

她专辑还真多啊,就不一一列了,再加个精选集进来,自己去听吧,你要是连她的歌都听不习惯,抱歉,没有的天份了,老老实实回去听街歌吧~

La Dolce Vita / 甜蜜生活

cd / 前卫花园唱片公司 / 2007-11-08 / 台湾版 / 魏如萱 / 娃娃 / waa

《女人痛经时》这都可以当歌唱,太有才了,哎呀我的天,哎呀我的天,哎呀我的天。

资源回收

Audio CD / 风和日丽唱片行 / ALBUM / 自然卷

碰到萝莉型的女生,不要急着推倒,给她听这张专集里的《低着头》吧,保证她的回答是:“太卡哇伊了!”

C’est La Vie

CD / 风和日丽唱片行 / 自然卷

自然卷是由奇哥和娃娃(就是第3张里的魏如萱)组成的,奇哥同时也是陈绮贞和杨乃文的乐手,不能只听歌啊,这些背后资料都要当作常识来记,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很漫不经心的甩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烟 / 我们在炎热与抑郁的夏天,无法停止抽烟 / We Can’t Stop Smoking in the Vicious an

Audio CD / 维港音乐 / 2007-10-10 / My Little Airport

这个不加进来都对不起专辑的名字啊,闷骚到极致了。

消失的光年

CD /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 2007-07-12 / 首发现场纪念版 / 大乔小乔

内地的,一个大叔带着个小盆友,这种组合本身就很文艺了。看看专辑介绍吧:“她的叔叔会在安静的早晨听钟立风,小乔还抱着她的玩具熊在睡觉。她梦见了白云和风筝,而我们正在忙碌。”

只因当时太紧张 / 只因当时太紧张

维港唱片 / My Little Airport

听这张专集之前我还不知道太宰治是谁,所以说,是相通的,赶快搞本《人间失格》看看吧

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

cd / 口袋唱片 / 2004-08-07 / 引进版 / My Little Airport

“XXXX才是正经事”这个句型很火了一阵吧,出处就在这张专辑了。粤语听起来很有feel啊~

A Wishful Way / A Wishful Way

CD / 上海声像出版社 / Import / 跳房子

田原是我初中校友啊,就在隔壁班上……不过我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我。

突破

吃草的鱼 / 2007-08-15 / EP / 范晓萱&100%乐团

萱最近反弹得厉害啊,上内地通告上得那叫一个密集。fans也越来越多了,还动不动就嚷嚷着“我喜欢她十几年了”,其实自己一共也就活了二十岁吧,真行~

My Life Will...

Audio CD / 新力博德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 Import / 张悬

对Malaimo这首我要多说一句就表示我不够

遇见我

cd / 创盟音乐钛友文化、星丝雨 / 2005年12月 / [引] / 曹方

这张一点都不闷啊,歌曲都朗朗上口,大家有福了,赶快拜谢曹芳**让者不用太抑郁

2007小草地二年级同学音乐会 / 草地音乐同学会

CD / 默契音乐 / 2007-05-25 / Various Artists

大串烧,cult神教开会了。。。赶快记名字吧,然后找每个歌手自己的专辑去听!

蜂蜜与白色樱草 / 露水十一合辑

CD / 露水十一 / 2007年10月 / 独立发行 / Various Artist

同上,第二次开会了~至少给我们开到***吧,多传达点精神啊,社会。。。

Close To 蔡健雅 / Original x Tanya Demo

CD / 亚神音乐 / 2007-10-03 / 蔡健雅

demo一定不要错过,indie才有啊,主流是不会出现的,一发行就是精装版豪华版限量版了。

OK / 思念是一种病

Audio CD / 滚石唱片 / 2007-07-06 / Album / 张震岳

张震岳也从主流走到非主流了,这张专辑太牛逼了,放在这里我都开始后悔这个列表整体的调侃和鄙视的基调了。

只能谈情 不能说爱

厂牌:Wasabi工作室 / 《只能谈情不能说爱》是一本小说,也是一张小说配乐概念唱片,音乐 + 主题曲 / Various Artist

还有比把独白,配乐朗诵,几首歌放在一起更文艺的么?

思 生活 / The Private Life of Chetlam

CD / LYFE / Warner / 林一峰

什么叫“创作的歌曲要写生活”?看看这张专辑里每首歌的名字就会理解了。

无与伦比的美丽 / 无与伦比的美丽

CD / 林暐哲音乐社 / 2007-10 / 专辑 / 苏打绿

劳资都听到这厮的第三张专辑了,愣是没搞清楚到底是个男的还是个女的。回顾这个列表,80%以上都是女声啊。。。谁能告诉我,的人里面到底是女的多还是男的多呢?

去听吧去听吧,听了不能白听,一定要写评论啊,

碰到陈绮贞就要说“她的声音总是清澈得让我颤抖。”

碰到范晓萱就要说“我喜欢这样敏感、坚韧、叛逆的女子。”

不知道怎么评论专辑和歌手的话,你就写你自己,至于歌随便扯上去就行了,例子:“我的07年过得如流水般平静,是这张专辑陪我度过了每一个失眠的夜晚,是这个歌手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谢谢。”

这你都不会,那再教你个万能的,至少你可以说说“买这张专辑,完全是因为它的封面,在CD店里看第一眼就爱上了。”(哪怕你都是bt迅雷电驴上下mp3,连附近哪有音像店都不知道也没关系……)

千叮咛万嘱咐,写评论的时候一定不要写歌手的原名啊!显得层次太低了,要拿出一副跟歌手很熟很亲切的样子,独立歌手都用英文名的,什么 cheer啦,mavis啦,Tanya啦。不知道英文名的话至少你要把姓给省掉,比如晓萱(干脆直接叫萱,更好),绮贞,阿岳什么的。要是知道昵称就更好了,叫一声陈老师,外行都不知道你在说谁,然后你再慢慢解释吧,多有成就感~

四、星巴克装B指南

行为艺术少不了道具,以下是我为大家开具的道具清单

首先你必须带一本杂志,啥?《读者》?呸,你丫只配去汉口火车站买杯豆浆蹲着喝去。中文的杂志一律PASS!必须得英文原版的!什么?《Reader’s digest》? 我说你丫有完没完啊?!按照小资圣经--保罗.福塞尔写的那本《格调》(Class)里面所说,连《国家地理》《TIME》之类的杂志都只会暴露出你庸俗的小中产阶级格调,可笑我们还老拿某某上了《TIME》封面说事儿,起码得拿本《Economist》吧,或者,后两个杂志的中文版是可以免费申请赠阅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手机的话怎么也得带个Iphone,甭管多不好用,版本一律破解成阿拉伯语或者希伯莱语,倍儿有面子,电话响了先说:Bonjour! 再说Guten tag!你要说HELLO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笔记本也得带一个,LV的,接完电话就掏出万宝龙的钢笔在本子上写啊写的,眉头紧皱做日理万机状.

笔记本电脑也得带上,女的一律用Imac或者Ibook,男的都用IBM,反正星巴客里面有无线的WIFI,把什么BT,电驴全都给开上,把网络带宽占的的,这样一来就你一人能上网,叫别人眼红去吧!去之前记得在电脑里把金山词霸给装上,不然英文杂志读不下来啊~~~~

咖啡杯决不能用店里的,不就一大瓷杯子么,上爱玛仕Hermes的,一千块一个,到了店里收银完了把杯子递过去,跟**特客气的说:麻烦您用这个杯子装咖啡,别的杯子我喝不惯……

咖啡得喝现煮的,最好就和吃火锅一样,放在面前咕嘟咕嘟的冒泡,那才叫一品位.

坐下来先把车钥匙往桌上一扔,不是BENZ就是BMW,最次也得AUDI,扔的时候得用劲扔,把所有人都吓一跳那种,然后大声的自言自语:这德国货质量就是好,这么用力都摔不坏啊(友情提示,买不起车你还买不起钥匙吗,上TAOBAO啊)

着装你可千万别穿西装领带,叫人笑话,要的就是休闲气质,先穿件长袖POLO衫,外面再套件长袖灯芯绒衬衫,然后再套件苏格兰格子的呢衬衫,啥叫格调,领子越多越有格调,脚上穿上拖鞋,一看就是永远待在空调房的贵族啊.

再去银行换几十张一美元的零钞,走的时候丢桌上,穿过大厅的时候就听后面服务员喊:先生您的钱忘记拿了!要的就是这效果. 你就缓缓回头,冲她回眸一笑,说:哎呀,我在美国喝咖啡给小费给习惯了,你就收着吧!

于是你就可以在万众仰慕的目光中走出STARBUCKS,天那么蓝,空气那么清新, 这是一次多么完美的装B行为啊!

五、综合性装B

我是一工薪族,以下是本人多年装B的一些肤浅经验,我把它们写出来与工薪阶层的其他装B爱好者们分享,希望通过此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与大家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求真务实勤学苦练,创造性地装B。白领、富豪之流的生活离我很远,我不知道人家的B怎么装,即便知道我也装不象,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不要试图跨越式装B,以免装B不成反被X。

一.音乐

说到装B咋能不谈音乐捏,这可是装B的重要道具啊!

音乐在装B工作中我认为有两个要点需要掌握:1.对于过分流行、红得发紫的音乐不听、不唱、不评论、装没听说过;2.不轻易在人前暴露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以免被X。

对于第一条,我们以前一段红得发紫的《老鼠爱大米》为例说明:我感觉喜欢《老鼠爱大米》的人——我说的是喜欢它的人,一听就讨厌的人不在讨论范围——可分4个境界:

①最低,听人推荐后下载了这首歌,狂喜欢,并疯狂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推荐过程中自尊心间或遭到打击,被骂“土鳖”、“俗人”次数若干;

②听人推荐或自己发现并下载了这首歌,喜欢,但知道这首歌已经臭了街了,已经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了,不复再听,更不与人对此探讨交流,当有最低境界者① 试图与自己交流对《老鼠爱大米》的感受时嗤之以鼻:“行了行了,歇菜吧你个土鳖,啥破歌啊你还听,我从来不听这种破玩意儿,俗得要命!要不怎么都说国人素质亟待提高呢……”打击①中主人公的便是此人;

③听人推荐或自己发现后下载了这首歌,一听之下,喜欢,结合此歌的流行程度,怕被打击或鄙视,将其删除,某场合有人提及此歌时,佯作不知:“没听过,好听吗?”如果碰巧有MP3或手机能放这首歌,作恍然大悟状:“噢,这歌啊,听过听过,想不听都不行,马路上但凡能闹点动静的喇叭都在放!”作为自身修养的体现,到此赶紧打住,点到为止,别再穷追猛打了,我一向认为②中主人公的那种贬低别人品位的行为并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形象,反倒暴露了自己的低素质,一个一味试图提升自身形象而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装B犯。

④最高,听人推荐或自己发现并下载了这首歌,一听之下,一般喜欢,不考虑此歌的流行程度,按照自己的喜欢程度决定是否将它在自己的MP3里拷入或删除,在与人聊天时也能平静客观地探讨这首歌的创作得失,不考虑听它、谈论它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时尚还是庸俗,同时本能地不向与自己讨论《老鼠爱大米》的人介绍自己家里收藏的古典音乐CD或打口CD。

以上四个境界不知你是哪个,我想大多数人能做到③的境界已然不错,看看天涯音乐论坛中那些对《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求佛》、《狼爱上羊》的流行现象痛心疾首的网友多属于②的境界——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品位超凡脱俗,对听烂歌的 “群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深表同情,以提高全民族音乐欣赏水平和唤醒愚昧民众于庸俗音乐之中为己任,一派卓尔不群睥睨众生的优越感。其实他们也就从① 那里找那么点可怜的优越感罢了,在我心目中,率性而为天真淳朴的①倒更可爱些。

真正能象第④类人那样低调内敛、宠辱不惊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之所以受我崇拜,不是胜在品位超越于我,而是胜在那颗海纳百川的宽容的心和视旁人鄙夷目光如无物的超脱(主要来自②)。曾见过一帖子探讨“你是否仍有勇气听卡带随身听?”有人说: “如果在地铁里有一位衣着整齐男士众目睽睽之下从容不迫地从自己的包包里取出随身听、开仓、将磁带手动反面、关仓、按下PLAY……我感觉,走出地铁,此人必能羽化成仙!”不怕您笑话,我也曾经试图做第④类人,但是每当我发现自己又在与②争执时,我赫然惊醒:我又失败了,我的境界还差得很远!这也是我讲第二个要点的原因:不要轻易在人前表述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以免被第②类人X,在你忍不住反X之时,你已耽误了自己的装B大业。

(写完了《装B指南之音乐篇》,我暗自叫苦,写的太长了,一些原本打算写入结尾的东西都忍不住写在音乐篇里了,典型的没城府,被窝里捂不住个热P!于是这篇东西难免虎头蛇尾)

二.文学

文学和音乐异曲同工,只是在文学方面装B要尽量避免主动跟人家谈文学,要知道早在十几年前文学青年已经约等于SB青年了。

另外,最好能硬着头皮看一两本一般人没耐心看完的书,以体现装B爱好者的不凡追求,那就是:“不听是个人就听的音乐,不看是个人就看的书;要听就听那不是人听的音乐,要看就看那不是人看的书!”比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源氏物语》、《一生》、《酒吧长谈》、《尤利西斯》什么的,不为从中寻求什么阅读的乐趣——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只为聊作谈资,以备不时只需。当然说起这些作品来,也要有个客观的态度,你只需装作不经意地暗示对方你曾经通读过这样的书就可以了,足以令一部分初级装B选手刮目相看,千万别提什么从阅读中悟出人生真谛或文学技巧之类的东东——过了!

本计划写写**方面,不过和文学音乐太相似了,了无新意,不写也罢,有兴趣者参照前两节即可。

三.电视

别跟人家谈论电视节目,除了科教类节目如今的电视节目从小燕子到大肠紧,从智慧树到夕阳红,从新闻联播到东方时空,无一例外地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狗肉包子。如今在一些沿海的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城市里,连四十五岁以上的家庭主妇都开始在网上看《越狱》和《豪斯医生》了,您还好意思噙着泪花跟人家探讨大长今的命运么?

五年级名人小档案雷锋怎么写

由于雷锋学习用功,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是九十分以上。

一九五四年,清水塘小学刚建立少先队组织,雷锋就加入了。在隆重的入队宣誓大会上,辅导员给他戴上了红领巾。他兴奋地抚摸着红领巾说:

“我是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一定用实际行动把红领巾染得更红?”

雷锋穿着乡政府给他做的白衬衫,每天都戴上红领巾去上学,晚上总是把红领巾叠得整整齐齐地放进书包里,绝不让一点点脏东西沾在上面。他还非常珍爱少先队的红队旗。一次外出过队日,雷锋举着队旗,在途中遇雨了。他急忙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住队旗。他常对小朋友们说:

“咱们的红领巾,咱们的红队旗,是革命先烈用血染红的,要格外爱护它才行。”

雷锋读书刻苦用功,立志做个好学生,长大了好为党、为人民多做些事。清水塘小学离六叔奶奶家很远,每天上学要走十六七里路,他总是早去晚归,从不旷课。雨雪天,他没有胶鞋,就穿上自己打的草鞋或木屐赶去上学。老师讲课时,他用心听讲,绝不在课堂上贪玩打闹。每逢星期日、假日上山砍柴或下地种菜时,他口袋里总是装着书本,累了就坐下来边休息边读书,不断吸取着各种知识。

雷锋积极协助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工作,热情参加宣传和文体活动。他模范地执行队规和纪律,无论少先队交给他什么任务,他都想尽办法出色地完成,多次受到组织上的表扬和奖励,并被选为中队委员。

一九五五年,雷锋转到荷叶坝完小读书。当时,这所学校还没有建立少先队组织。他一跨进学校大门,胸前的红领巾就把同学们吸引住了。有的问他少先队员为什么要戴红领巾?熡械奈适裁慈瞬拍懿渭由傧榷幼橹痋?熕?意识到自己是这里惟一的少先队员,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

当荷叶坝完小开始建队时,雷锋成了建队积极分子。少先队组织建立后,他主动协助辅导员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组织课外读书小组,参加义务生产劳动,开展文体活动等,雷锋都起了骨干作用。

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决定到湖南烈士公园过一次有意义的队日。到烈士公园要步行三十多里路,打大鼓的任务很重,雷锋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当了鼓手。队伍出发了,他小小的个子,打着大鼓走在前面。队员们踏着鼓点,唱着《少先队员之歌》,迈着整齐的步伐,向长沙市进发。

走出七八里路,雷锋累得浑身是汗。辅导员见了,忙派了一名同学来替换他背鼓。雷锋笑笑说:“不用换,我能行?”说着挺起胸来,扬起小手咚咚地把鼓擂得更响。途中休息之后,辅导员见他太累了,又派了一名同学来替换他。可他却说:“打鼓的任务我已经领下来了,应该由我来完成。”于是他又背起大鼓继续前进。对于身材矮小的雷锋来说,背一个好几斤重的大鼓走三十几里路,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何况还要边走边打呀。他顶着烈日,越走越觉得吃力,腰发酸,背发胀,嗓子发干,腿发痛。怎么办?熕?只有一个信念:坚持,朝着既定的目标,坚持前进,坚持到底